第187章 華沙之戰(二)(1 / 2)

經曆了不少次攻堅實戰、特別是針對這種和新軍主力部隊防禦模式類似的塹壕防禦體係後,有著戰鬥總結及推廣相關章程的新軍主力部隊對這些也開始輕車熟路了起來。

如果人少而且攻堅準備不足,這種塹壕掃蕩作戰並不輕鬆,可對於此時擁有足夠兵力優勢的新軍主力部隊來說,在將塹壕內的敵軍火力徹底壓製之後已經有了足夠的兵力全麵突破對手防線了。在二十餘裏的戰線上,上萬名新軍主力部隊投彈手和爆破手接連把四五萬枚重手榴彈利用捆綁住的木杆製成簡易的爆破筒成群成片的展開了爆破。

這種裝有一斤黑火藥的重手榴彈對於鎧甲良好的敵兵來說,按理說如果不送到近兵可以砍斷的距離上根本就很難殺傷對手。未必比67式手榴彈或民國時期那些手榴彈還差。可是其帶來的聲光煙霧效果卻至少能夠同劣質版本的震撼彈一樣影響到三四米範圍內的敵軍。當訓練有素的新軍精銳們在上百米的範圍內實施密集爆破突破的時候,就算其中一些敵人躲在了那挖的並不算深的崖孔裏也遭遇到了極大的震撼,被逼近到近距離上的新軍主力部隊們以密集的燧發排槍逐一清楚。

在華沙外圍的戰鬥中,數以萬計的波蘭人隻有千把個因為負傷或者精神崩潰而被俘的人,大部分人選擇了拚死血戰到底,這也讓不少人重新回憶起了南征北戰攻掠遼東的時候所遇到的那些令人肅然起敬的後金武裝平民.然而在如今新軍主力甚至在兵力上都不處於下風的情況下,企圖頑抗的敵人並沒有給戰鬥帶來怎樣的拖延,多道防線內的敵軍依然在戰鬥全線展開之後的斷斷一刻鍾時間內就徹底崩潰了。新軍主力部隊消滅這數萬英勇頑強的守軍大概僅僅付出了百餘人的傷亡損失,其中隻有一半是不可恢複性質的減員。

經曆了東歐乃至西征路上的不少大戰之後,多數官兵們對這種傷亡損失風險已經完全無感了。

華沙城內的街道並不是像中原的城池那樣四方方筆筆直直,方便城頭上的士兵很輕鬆的就能控製城內,而是蜿蜒曲折自然而然的如同放大版本的不少集市小鎮一般.這也讓以街壘為依托的抵抗成為了一種可能。

波蘭人把不少火炮如同地雷一般布置在一些建築之內,當敵人逼近的時候不惜冒著自己傷亡的風險直接向牆開炮以求給來襲的敵人帶來一點兒殺傷。

還有一些人學習新軍主力當年炮兵的戰鬥方式,在街道之製造拋石雷,用黑火藥把成噸的石頭如天女散花一樣炸開來。甚至連炸點也不挖,直接把不少建築和牆壁做為爆破而攻擊對手的方式。

這些戰法在一開始的時候還多多少少帶給主力大軍一些威脅。

張海下令熱氣球升到空中很高的地方用望遠鏡觀察敵情並引導地麵部隊交鋒,炮兵也開始進行火力準備逼近到一裏以內的地方直轟那些不少高大的建築,這雖然多花了半個時辰左右的時間,卻使六個暫編師數十個營戰鬥群對於整個城池的清剿更為順利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