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最後騎士(1 / 2)

西征開始的時候,比如在征討葉爾羌等地的時候張海還曾經認為有沒有俘虜或確認擊斃對方的首腦是一件重要的事情。這也是在不少內戰當中養成的習慣性思維。

可是如今,張海顯然並不認為波蘭國王或將領死活與否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了。從某種意義上,張海似乎認為如果這些興風作浪的人逃出去帶頭鬧一鬧,新軍主力部隊將有更多的借口來徹底將這片土地清洗幹淨。

小慧蘭似乎也看出了這點,就說道:“華沙城內我們俘虜到大概七千人左右的工匠。在我們表明態度之後大概有五千多人同意與我們合作。”

這個比例還是有些超過了張海的預料,因為在張海的看法中:既然華沙城之戰有很多武裝平民參與並且表現出了頑強的戰鬥意誌,大多數人選擇了犧牲,那麼這些同軍隊密切相關的工匠也未必會被新軍主力部隊利用。不過張海還是低估了新軍主力部隊在大半天的時間內拿下華沙城對於城內不少人的威懾。這些工匠們是最為清楚整個華沙城做了怎樣的軍械與布防準備的。張海當然清楚這些人暫時還很難勝任一些重要的兵工製造,畢竟誰也不能保證這些人裏有沒有打算進行各種破壞活動的人。但是在新軍工匠營的管理體係下,一些同簡單彈藥與攻堅裝備方麵的製造並沒有太大的問題。

削弱和掠奪歐洲最可能構成威脅的兵工與人才潛力,也是大軍並不準備立即一路向西的根本原因。

夜晚大軍休整的時候,忽然間猶如暴雨一般的密集槍銃聲響了起來。

張海從這突如起來的槍銃聲中當然聽的出來:這是突然爆發的戰鬥,否則一定會有警報的信號。雖然不至於驚慌失措,但也不敢等閑視之,就立即起身來到了臨時指揮部的營帳。在這個時候,負責傳信的戰士也在得到允許後走了進來.

“情況怎麼樣了。”張海詢問道。

“敵人似乎在黑夜裏突然間就出現在城東南方向上的第五暫編師第二旅的防線上並且集中全力展開了進攻。是大股出現的波蘭翼騎兵,不知道什麼原因,在敵軍於一裏外展開衝鋒的時候,我軍竟然沒有發現敵大股騎兵集結的聲音。在我趕來的時候,敵軍的騎兵還在遠遠不斷的衝擊著我們的防線。。。”

如今的張海已經知道:對於這種事情並不能心急,何況在如今大軍雲集的時候,他相信官兵們已經具備了在夜晚的情況下抵禦這樣強敵威脅的能力。

憑借著這些年來的戰爭經驗還有嚴格的訓練,翼騎兵們在夜間相對平坦而開闊的地上也具備了整隊與集結突擊的能力,隻不過一次投入的隊伍不能太多,這也導致進攻方向集中的情況下不得不采取累計幾十排的長縱隊展開進攻。經過與新軍主力部隊的幾次較量。這些人也清楚了如果像以往那樣以十排左右的隊伍展開進攻,則突擊的力量根本不夠。

按照翼騎兵們戰前的估計,在夜晚敵軍難以有效發揮遠程火力的情況下,隊伍應該不會遭遇太大比例的傷亡就能突破敵軍的防線。

可是他們卻低估了基輔會戰繳獲到大量定裝線膛武器並將其消化,又集中了全部近衛精銳主力後,新軍各部隊得到的火力掩護已經與當初根本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