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微服行軍(一)(1 / 2)

“消息可靠什麼?新軍前年入冬的時候才出發,去年秋天就在極西之地取得了大勝?損失如何?”張子明在接到消息之後有驚訝的問道。

“消息應該可靠,你以為如果那些人的支持。我們不下十支隊伍能隱蔽到現在?能這麼穩妥的獲得大量器材和資金?”

“那他們的傷亡損失如何?”

“聽說傷亡並不算小,但是做為戰勝的一方,又能少到那裏?隻要不是大敗,那我們就必須抓進時間了!”前來的那名相貌普通談吐卻有些不凡的中年老農摸樣的人說道。說完的同時,把一份如信箋一般的簡報送了過來。

“這是他們在西征路途中從舊疆到西域在歐陸的一些內情戰報,你看看吧。不要太過於自滿。如果不立即展開行動,少則一年,多則兩年。我們就沒有機會了。”

張子明接過信箋之後越看心中越有些沉重。他知道新軍主力部隊這些年來不但沒有退步,還投入巨大代價進行著戰爭準備。可是卻沒有想到強悍到如此程度。其強悍不僅僅體係在以一可以勝幾。隻要對手足夠弱,一勝幾十也並沒有什麼希奇,曆史上不是沒有過先例。可是那連續多次不知疲倦的輕兵突襲,並且承受巨大代價也贏得勝利的能力卻無不體現著這是一支史書上也不存在的軍隊。他們的強悍並不僅僅體現在巨大的訓練成本和選兵投入帶來的物力與人力方麵的基礎。或許自己手下的這些少年經過最初的戰場鍛煉後也可以有這樣的表現,可是那些臨時拉起來的人就算經過一年以上的整訓會有麼?

“要是這樣的話,那麼就算這一兩年的時間拉起足夠強的隊伍,又有什麼用?到頭來還不是麵臨失敗?”張子明看完這些簡報,甚至有過一絲過去從來不存在的失望。

“其實我也知道勝算並不高,但是我們這樣做,至少可以破除民間對他們的一些神話,告訴人們:新朝也是可以被擊敗的。甚至新朝聖主已經不在這個國家了。我們不是隻有自己行動,如果有能有新朝內部的支持,就算不能取得最後勝利,至少也能在戰事中考驗出一批忠於我們的人。人心難測,但這種事情卻是最好的辦法了。”

“也隻能做這樣的打算了。希望這些身負重任的孩子們不會損失太多。。。”

張子明雖然這樣答應著,但是依舊覺得有些有關起事的準備還並不充足,需要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劃才行。

新朝十年十一月底到臘月的一個月時間裏,沒有人能夠想象的到,在不到三十天的時間通過信使一般的換馬,張海及新軍近衛部隊完成了一項創舉:成建製武裝的情況下利用後方的兵站體係完成了上萬裏的戰略機動。從南俄草原抵達中亞一帶,又沿著少年義勇軍的進軍路線進入到了舊疆境內,之後馬不停蹄的越過千裏隔壁與河西走廊,最終回到河州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