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有過這種“微服行軍”的不少經驗的情況下,張海等人當然也早就明白了怎樣避免誤會,從而最大限度的避免信息失真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隊伍雖然在晝伏夜出為主的潛伏行軍過程中,但張海卻也要求官兵們以比戰時更頻繁的次數每日都要擦身洗漱,行軍的時候注意披好外套避免內襯的不幹淨。每個人都準備了幹淨而看起來十分正規而合體的近衛軍常服,鎧甲主要使用軟甲並罩在衣服的內部。盡量避免刀槍等白兵的外露,以經過包裝後給人感覺很神秘,似乎如同什麼神弩盒子一樣的燧發排槍為主要武器。
針對那些被請過來的百姓,暴露在外麵的士兵年齡整齊的以十四五歲左右氣宇宣昂的年輕且五官相對端正的小戰士為主。
這一切的一切,都能給哪怕對新朝武裝力量結構絲毫沒有了解的人以一種印象:“這絕對不會是一支土匪武裝。天下沒有什麼土匪能扮成這樣,哪怕知名戲班的都不行。甚至:這也絕對不是地方上的什麼官軍。
這樣:隊伍在給陌生人高大上之感的同時,並沒有太大的殺器讓人感覺到不自在,再配合張海等人比較坦然而平易近人的話語,就很容易給尋常的民眾以信任了。就算有個別疑心重的,也並不影響大局。
張海率領的隊伍在西北一帶第一批接見的人是甘南一帶的一些村中的老人。一共二十多人,為了避免給這些人的顧慮,這二十多人也都是把時間錯開分別召見的。以前的時候張海率領的隊伍了解情況多從半大孩子或婦人入手。但是如今並非別人天下或者新朝還沒有鞏固下來的時候,就沒有必要這樣做了。
雖然新朝已經建立了數年,但是不論北方還是南方,不論發達地區還是欠發達地區,一家之中年長的男性往往是主事兒的人這個特點卻沒有什麼區別。了解的信息也是一般百姓中最多的。對新朝沒有多少見識或了解的時候,見到外鄉口音的人或許會天然有一些警惕。然而在新朝十年新朝白話基本上已經在軍政體係中基本完成了推廣的時候,就沒有人會對這種口音感覺到奇怪了。這時代很多回鄉探親的學生在寄宿製新學學堂嚴厲的要求下很多人家鄉話都說不太利索了。一口標準的新朝白話與新式用語習慣,反而更給人以“大官”的感覺。
同外人談話,張海參考了內情部的不少經驗總結也習慣了正題前說一些客套的場麵話,然後再做一些了解,能讓那些被帶來的時候有些緊張的百姓心緒平靜下來能夠正常交流,宋子悅等親衛連在選人的時候也多少有了些經驗。一些心理素質過差或者誤會過深的人雖然也會帶過來稟報,但並無必要再多廢時間進行過問。
“看村裏人們的氣色,似乎這兩年來也並沒有什麼改善啊。是土地重新調整後有什麼不公嗎?或者是來收的稅款公糧太多?”即便是聊天打探情況,持續十多次的情況下也會讓人感覺到一絲疲憊,不過比過去稍稍成熟了一些的張海卻克製著自己,盡量不讓這種有些厭倦的感覺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