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天竺大陸(一)(1 / 2)

沙賈汗借助錫克教執政整個莫臥兒帝國的時代或許算不莫臥兒最為強盛的頂峰,但卻同樣如這個時代的不少政權那樣處於相對來說比較穩定的時期。曆史上也正是這個年代,南亞帝國向北擴張的版圖抵達到了坎大哈一代。艾哈邁德訥格爾王國的殘餘力量已經被有效的壓製,而以沙賈汗的諸子皇位之爭卻還遠遠沒有苗頭。

強大新朝在西征中摧枯拉朽般的軍事行動曾經也讓沙賈汗感到了巨大的震撼,很少關心大陸以外事務的印度人還曾經因此第一次向新朝進行了少有的出使與進貢,不過當西征之後連續幾年的時間裏新朝在南亞大陸並沒有太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反而是向西域的海陸移民給南部那些不馴服的強悍部落帶來不少麻煩之後,沙賈汗也就並沒有再關心新朝可能在南亞大陸的動向了。所有來到天竺的新朝人帶來的不少傳聞都是這是一片炎熱肮髒而貧困的大陸,在這裏生活的成本顯然比海南還要高不少。並沒有多少人了解印度的富貴階層有什麼獨特而簡單的辦法來在這樣一片土地上避暑。

因此,當新朝大軍主動透露出來的一些風聲到這片大陸的時候,即便在不關心區域以外事務的錫克統治層也如臨大敵一般的在沙賈汗的命令下展開了全麵的動員與戰備。

在曆史上多次的征戰當中新朝也總結出了不少的戰爭經驗:對於那些缺乏自謙心態而缺乏與新朝新軍足夠了解的勢力,在對方最為團結且有準備的時候進行入侵反而強於在對方內部不穩和缺乏戰備的時候進行突襲。因為麵對新軍幾乎領先不止一個時代的戰鬥力,戰場上的交鋒已經開始不是首要的考慮了,在統治當中會遇到多少麻煩才是。如果是突襲一個缺乏戰爭準備的王朝,比如末年的北宋,並不能將這個社會所有具有反抗覺悟的群體加以集中和動員起來並予以消滅。就算政府軍不給力,地方上還是有不少有能量的勢力和足夠不馴服的群體來給大軍製造足夠多的麻煩。然而將對手有效動員並做好戰爭準備的力量在大規模的交鋒中給予殲滅性的打擊,帶來的巨大威懾與震動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的解決一部分麻煩了。

同國內很多人的想象不同,莫臥兒的帕迪沙所擁有的地麵軍力並不是像東南半島上的很多軍隊那樣以輕步兵為絕對的主體,而是像奧斯曼帝國一樣同樣擁有以騎兵為核心的規模龐大的武裝力量。在沙賈汗剛剛統治帝國全軍的時候,有紀錄的軍官階層就多大八千人左右。騎兵的總規模多達二十餘萬。這還僅僅是如漢武帝時期的中央武力一般的“正規軍”除此之外還包括十八萬來自各式各樣親王和貴族所領有的騎兵。這個驚人的數目還是排除了由地方警備團長(FaujdarsandKaroris)所指揮的地方民兵之後的結果。一般來說,一個地區騎兵和步兵之間的總規模總是有一定固定的比例的,即便是在中世紀的歐洲也達到一比四左右的規模,特別是那些並不缺乏人口與人力的地方。因為一個騎兵比起並非常備的步兵成本並不僅僅隻有幾倍。

Tip:书名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更名,使用“作者名”搜索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