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社會化媒體的優勢特色(2 / 3)

同時社會化網絡的交互深度相對於傳統媒體甚至Web 1.0時代的單向傳播都有了質的飛躍。現在我們可以在類似的社交網站中或者微博上針對某個話題進行實時的聊天、討論,整個過程被完整地記錄下來,而且還可以隨時進行檢索。

馬斯洛的人類五層需求中,從社會需求到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其實在社會網絡中都能得到或多或少的滿足。如果條件滿足的話,大多數人很希望把有價值的信息分享給別人,獲取別人的認同。因此,無論是社交、獲得尊重還是自我實現,社會化網絡形成的用戶都是具有相對較高的主動參與性的。在理想的社會化網絡環境中,這種交互的效果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我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讓這種理想化的網絡變得更現實。

另外,社會化網絡具備一些獨特的傳播模式,可以節約信息傳遞過程中一些重複單調的流程,而由社會化網絡中的數字技術來代為實現。

2010年上線於美國舊金山的創業公司Ticketfly目前已經成為演唱會票務銷售的新星,它的主要武器就是社交網絡。

Ticketfly的做法很簡單,主辦方輸入演唱會的相關信息,網站的後台能夠自動創建一個售票網頁、一個關於演唱會細節的網頁、一個Facebook事件,自動發布消息到Twitter,還能讓發布者及時查看社交網絡的銷售效果。Ticketfly的數據庫中已經存儲了超過70,000名歌手的信息,發布者甚至無須再去手動錄入更多信息。而如果采用其他服務,演唱會主辦者需要一項一項地單獨去完成上述事務。所以Ticketfly的最大價值就在於為主辦者節省了大量工作,並且可以將信息及時宣傳到巨大的Facebook和Twitter用戶中。

Ticketfly未來的計劃包括電子郵件的整合營銷、支持手機條形碼的掃描,以及更複雜的社會化網絡功能和分析工具。

截至目前為止,Ticketfly的這一商業模式已經獲得了兩輪累計15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A輪300萬美元,B輪1200萬美元)。很多人仍然不相信社交網絡能對傳統的票務銷售產生巨大的變革,這家公司此前不久還公布了一些運營數字,來證明這是一條可行的道路:

具體來說,今年1月份,Ticketfly上的演出鏈接在Facebook和Twitter上被分享了31,000次,平均每個Facebook分享和Tweet賣出了3.25張票。按照這個進度,Ticketfly預計它們今年能夠至少賣出250萬張票,這個數字距離它的前輩Ticketmaster,還有一大截的距離,後者在2008年時就已賣出了1.41億張票。

3.1.2 精準訴求

社會化網絡相對於傳統媒體的一個重要的差異就是其精準訴求的特性。這一點無論是對單純的大眾還是對於網絡營銷者來說都具有特殊的意義。毫無疑問,精準訴求的特點可以讓信息傳播的渠道更通暢、信息交互的效果更高效,信息傳播的深度及持續性也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現象在社會化網絡中得到了最集中的體現,以社交網站為主的社交圈及以微博為主的興趣圈都是具有明顯的群體特征的。比如之前的校內網就是以大學生用戶為主,而類似的若鄰網則是以企業白領為主,當然還有一些專業性的行業網絡。而類似新浪微博的社會化網絡則具有以興趣聚集用戶的特征,除此之外的視頻分享網站、圖片分享網站等,都是以群體特征的共性作為興趣點,凝聚一群比較忠誠的用戶的互聯網應用。

那麼,基於社會化網絡中社交圈及興趣圈的天然特性,無論是個人還是網絡營銷者都無疑獲得了一片沃土,這種受眾群體的精確分類為信息的傳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通道。當然,這種精準分類在國內社會化網絡中的最強大應用其實並非人人網或者開心網之類的社交網站,而是以IM為平台營造全球第一大互聯網人際網絡的騰訊QQ。

我們以騰訊QQ為例,根據騰訊的官方數據,目前QQ大概擁有6億左右的注冊用戶,而這些用戶幾乎覆蓋了整個互聯網上各個年齡段、職業、國別、性別、收入階層、興趣、愛好等人群。也就是說,在最初的用戶接納階段,騰訊並沒有將用戶進行精準的分類,但是隨著QQ功能的不斷豐富,騰訊第一次明顯地提供了將用戶按照興趣圈、社交圈進行精準分割的方式,那就是QQ群。

騰訊通過QQ群的方式讓用戶主動地參與到分類詳細精準的小的社交群裏,比如“網絡營銷群”、“河北老鄉群”、“南京科泰群”等。我們可以建立起任何具有相似的,或者說共同的社會關係、興趣點的社交網絡圈,然後以QQ群的技術方式加以固定。這樣因為共同的興趣、固定的社會關係而捆綁在一起的網民,大多會圍繞一個中心探討相對焦點集中的話題。因此對於參與其中的普通網民或者專業營銷者來說,他們都更容易以精準的話題切入,從而引起相對較好的交互效果。

類似社交網站、微博等應用更是如此。比如在大紅大紫的人人網上,好友之間大多是同背景、同年齡段的大學朋友。同年代的特性決定了他們的共同愛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因此針對性的訴求就更容易引起共鳴,而盡可能避免定位的偏頗。比如SNS社區將用戶關係梳理好後,可以將海量的內容灌入SNS社區。喜歡母嬰內容的年輕媽媽,把母嬰信息傳遞給身邊的新媽媽;喜歡攝影的朋友,把內容傳遞給相同愛好的朋友。並且傳遞的形式非常簡單,用戶產生交互,內容即通過渠道傳遞到真實的關係網中。

社會化網絡中涉及LBS的應用正向我們證明著精準訴求的重要性,比如一些社會化網絡通過GPS或者移動基站定位的技術,將信息的傳送約束在一個可以控製、篩選的地域內,以達到精準傳播的效果。國內的社交約會網站“愛·邂逅”就是其中一例。

成立於古城西安的“愛·邂逅”網是一個基於地理位置實時發現、創建約會的交友平台,致力於讓虛擬網絡中的Ta與你在現實中邂逅。

“愛·邂逅”網如同其他LBS一樣,不過其平台目前以PC互聯網、Wap手機站點為主,iPhone等手機客戶端程序還在開發中,用戶登錄之後通過電腦、手機進行check-in簽到(“愛·邂逅”網中稱之為“踩點兒”);check-in之後用戶即可通過地圖搜索或瀏覽,看看自己所在位置周圍是否有人也在,是否有約會信息。

當然用戶也可以主動地發起約會,回答這個問題即可:Ta在哪裏、男生或女生、什麼類型的(如助人型、藝術型、開朗型、和諧型等)、約會類型(如閑聊、咖啡、電影、桌遊等)。你所創建的這個約會既可以麵向特定的某個用戶,當然這個用戶必須也是“愛·邂逅”網的注冊用戶,可以是你認識的某個人,也可以是你完全不認識、隻是因為使用“愛·邂逅”多了記得的一些ID號,網站的站內消息係統會實時將你的約會信息傳給這個用戶;這個約會你也可以設定為“公開”,這樣其他用戶check-in或搜索的時候都可能發現這個約會信息,並申請參與約會。

在“愛·邂逅”網的首頁,用Google地圖和手機的形式實時、動態地呈現用戶的check-in或約會信息。作為一個交友乃至約會為目的的社交型網站,“愛·邂逅”網當然也必備一些互動交流功能,包括“愛·邂逅”用戶之間互相加為好友、follow、查看和評論用戶的信息等;也包括將“愛·邂逅”上的信息通過API同步到其他平台,如微博、開心網、人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