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業水平考試備考中注重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考試研究
作者:魯婷
語言能反映一個國家的社會文化。中西方有著不同的文化、曆史背景,因此,在英語教學中了解這些差異,豐富文化背景知識,是學習語言所必需的。近兩年的遼寧省學業水平測試的英語試題表現出文化信息量不斷增加,不僅考查學生的語言知識,更主要的是考查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其中閱讀是考查學生運用目標語言獲取信息能力的主要途徑,學生對目標語言國家文化背景的掌握,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正確理解語言的能力。《英語課程標準》提出:“正確認識世界,增強對英語國家文化的了解。”教師在學業水平考試的備考中注重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迫在眉睫。
一、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對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心理學家總結了影響讀者對語篇理解程度的三種變量。(1)作者變量;(2)語篇變量:一般指語言知識(語音,詞彙和語法);(3)讀者變量:指讀者已有的文化知識、內部信息或非視覺信息、閱讀水平、智力、動機、能力傾向等。其中,文化知識是讀者變量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麵,它包括消極的文化模式,如政治、經濟、教育、曆史、地理和積極的文化模式,如思維模式、觀念體係、行為禮儀等。在作者變量和語篇變量相同的情況下,學生越是有較強的文化意識,了解英美國家的風俗、典故、曆史和風土人情,越是能準確地理解文章的內容和深層次含義,從而正確獲取信息。《英語課程標準》強調,要幫助學生擴大接觸異國文化的範圍,拓寬學生的視野,使他們提高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鑒別力,減少乃至消除由於文化差異造成的交際障礙。但在實際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更注重詞彙和句子理解分析,忽視文化知識背景的介紹,孤立地分析語言知識,使學生喪失英語學習興趣。學生即使很好地掌握了語言知識,也會由於對文化知識的誤解,錯誤地理解信息。同時,近幾年的學業水平測試不斷加強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考查。例如:2013年遼寧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測試的英語試卷閱讀c,就是一篇關於肢體語言因各國文化差異而各不相同的文章,如果學生具備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做題時就會更加得心應手。因此,在學業水平測試備考閱讀教學中,尤其要注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二、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提高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
1.通過詞彙學習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由於漢英兩個民族的思維方式和文化背景不同,詞語承載的內涵意義可能是不相同的。詞的內涵意義在日常交談和文學作品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分析具有文化內涵的詞語,可增加學生的背景知識,達到正確理解文本的目的。英語裏的statesman具有loyalty,devotion to public welfare之類的內涵意義,politician具有deceit,bragging,villainy之類的內涵意義,這個區別類似於漢語中的“政治家”和“政客”。漢語中“狼”的內涵側重好色,英語裏的“wolf”側重凶殘;漢語中的“龍”是帝王吉祥的象征,英語裏的“dragon”是噴火吐焰的標誌,同一個詞承載的內涵意義不盡相同。例如:漢語中的“喜鵲”與“喜事、吉利、運氣”等相聯係,英語中的“magpie”卻常跟“嘮叨、饒舌”等相聯係;漢語中的“貓頭鷹”常跟“厄運”有關,英語中的“owl”卻常跟“冷靜、智慧”相聯係。如果學生在閱讀中僅僅從漢語角度體會詞語的意義,就會出現理解偏差。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多查詞典,從詞彙的英語釋義中理解詞彙的文化含義和細微的語義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