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通過對教材文本的延伸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教材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話題內容,包括日常生活、社會、文化、曆史、健康、地理等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教師可以以教材為載體,恰如其分地介紹知識文化,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跨越閱讀中的文化障礙,豐富語言,培養文化意識,提高麵對考試的解題能力。
例如:外研版必修四Moudle3 “Body Language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的課文閱讀講述了不同國家的肢體語言因風俗文化的差異含義而各不相同。在講解文章時,教師可以適當補充其他肢體語言的不同含義,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的意識。例如:補充OK手勢的不同含義,在美國表示同意;在日本,這個手勢表示錢;在法國,這個手勢表示“0”,在巴西和德國,這則是一種粗魯的手勢。又如,在我國,豎大拇指是表示“好”的意思,用來稱讚交際對方幹得好、了不起等,這個意思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是相同的。但是,在有些國家,其還有其他意思,在德國,豎大拇指表示數字“1”;在墨西哥、荷蘭等國,表示“祈禱幸運”;在美國、法國、印度等國,表示“攔路搭車”等。通過適當的拓展延伸,使學生意識到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通過讓學生感受不同文化的豐富內涵,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掃清閱讀障礙,提高閱讀能力。
3.通過文學作品、報紙雜誌的熏陶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文學作品是各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凝聚璀璨的文化和藝術光彩,也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縮影。報紙雜誌與時俱進,反映一個國家最新的意識形態、文化趨勢。利用它們讓學生了解西方的社會製度、曆史、民族的習性及價值觀等知識文化,不失為一種好方法。例如: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書蟲雙語係列叢書非常適合學生閱讀,語言淺顯,長度適中,包含了許多著名的英美文學作品。《21世紀報》不僅包含國內的大事小情,而且及時傳遞歐美流行文化和信息,符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教師可以截選,改編內容,通過設計相關習題幫助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從而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
三、結語
在備考遼寧省學業水平的英語考試中,注重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對提高閱讀能力、掃清閱讀障礙十分重要。教師不僅要結合教材創設學習情境,不斷培養跨文化交際意識,還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使學生暢遊於中西文化中,更好地體會中西文化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