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翻譯新題型對翻譯教學的反撥作用(1 / 3)

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翻譯新題型對翻譯教學的反撥作用

題型研究

作者:何玲

摘 要: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從2013年12月起進行了改變,其中改變程度最深、反響最大的是翻譯題型的改革。語言測試對教學的反撥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本文通過對翻譯新題型特點的研究,結合我國大學英語課堂中翻譯教學的現狀,運用反撥作用理論,探討翻譯新題型的積極反撥作用及其實現的途徑。

關鍵詞: 翻譯新題型 反撥作用 翻譯教學 教學方法 教學內容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CET4,CET6)已經實施了27年,因其認可度高,受眾麵廣,社會影響大,成為十分重要的大學英語測試。其結果不但是衡量學生英語綜合水平的重要依據,而且往往被作為評價教師水平、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因此,其每一次的變化和改革都會引起普遍關注。從2013年8月頒布的最新CET4和CET6改革新規定中可以看出,雖然聽力、閱讀和翻譯部分均有不同程度的變化,但是改革程度最深、反響最大的是翻譯部分的改革,翻譯題的難度和所占比重大大增加。這項改革必然促使教師和學生加強對翻譯能力的培養,對翻譯課堂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大翻譯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比重,推進大學英語教學的發展。筆者試圖從四級考試翻譯題型的變化探討其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反撥作用。

1.四級考試翻譯新舊題型對比

舊題型中,翻譯題在四級考試中的比重僅為5%,要求是進行5個單句的漢譯英翻譯,即給出五個不完整的英文句子,要求考生根據括號中的中文進行相應翻譯,將所缺部分補充完整,考點的實質仍是語言知識,而非語言能力。這種考核的方式實際上僅僅是變相地考查學生造句的能力,即用核心詞彙、短語或固定搭配結合典型的語法規則進行造句填空,而沒有考查學生實際的翻譯能力,因此,教師和學生對翻譯能力的培養不太重視。

改革後,翻譯題的比重從5%大幅度提高至15%,考題的形式改為以語篇形式出現的漢譯英段落,長度為140至160個漢字,內容涉及中國的曆史、文化、經濟、社會發展等。著名語言測試專家Bachman認為“能進行有效交際的語言能力由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使用能力兩部分組成”。語言組織能力包括運用語音、詞法、句法的語法能力和連接話語與句子的語篇能力;語言使用能力包括根據不同語境及相應社會習慣,使用合適語言形式表達語言使用者意圖的能力(Bachman1996)[1]。新題型考查了考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使用能力。因為其不但對詞彙短語、句型語法和固定搭配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要求考生有一定的表達能力、組織篇章的能力和綜合文化素養,強調考查學生英語實際運用能力,注重語言的實用性和交際性,突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所以新題型更具挑戰性,對學生的翻譯能力要求更高。

2.反撥作用理論

語言測試的反撥作用是指語言測試對語言教學產生的影響。首先,毋庸置疑,語言測試對語言教學有影響,即一定會產生反撥作用。Popham(1987)提出“測量促進教學”(measurement-driven instruction)這一理念,認為重要考試可以提高教學質量;Morrow(1986)甚至提出“反撥效度”(washback validity)的概念,指出“效度應是通過其對教學的積極作用的大小來衡量”;Shohamy(1996)[2]提出了“課程調整”的觀點,認為課程會根據測試結果進行調整;Bachman和Palmer指出語言測試的反撥作用會影響到個人(學生和教師)、教育體製和整個社會。其次,關於反撥作用的性質,反撥作用可以分為積極的反撥作用和消極的反撥作用。根據Bailey的觀點,區分積極和消極反撥作用的標準就是看測試對教學目標的實現是起到了促進還是阻礙作用。Hughes認為,如果測試的內容和測試的技巧與課程目標不相符,其反撥作用就是消極的;如果測試的內容和測試的技巧符合課程目標,其反撥作用就是積極的。再次,有關反撥作用起作用的機製和模式。Hughes(1993,in Bailey 1996)[3]使用三分法界定反撥作用的各個層麵,認為考試的影響涉及“參與者”(考生、教師、教育管理人員、教材編寫者、教科出版商等)、“過程”(大綱製定、教材編寫、教學方法、學習策略等參與者所采取的任何有助於學習過程的舉措)和“結果”(學到的知識與技能,和學習的質量)三個方麵。Alderson和Wall(1993)[4]針對反撥效應提出了15個假設,即“從教和學的內容、方法、順序、進度、程度、深度等方麵闡釋考試對教學的影響,包括影響的大小與範圍”(亓魯霞,2011)[5]。

3.翻譯新題型以其反撥作用

3.1大學英語課堂中的翻譯教學現狀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翻譯教學並沒有引起各方麵的重視,具體表現為:

第一,大學英語等級考試一直被視為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指揮棒,因此,學生和教師幾乎是從大一開始,就進入四六級的備考狀態,整個大學英語學習階段的學習和測試圍繞四六級統考進行。由於四級考試中翻譯題的難度不高,教師和學生通常認為隻要擴大詞彙量,重點掌握一些固定短語和搭配,考前重點複習一些基本的語法和句型,例如:虛擬語氣、非謂語動詞、倒裝句、時態、各類從句等,就能在考試中一對一地進行翻譯,並不需要太多翻譯技巧。翻譯題隻占考試的5%,這個分數不會影響大局。因此,四級考試中的翻譯題對翻譯教學的指導作用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