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疲憊時,它就像摯友給予鼓勵;情緒迷茫時,它像良師指出前進的方向;休閑放鬆時,它像春風添滿空蕩的思想。一本雜誌一個窗口,從窗口看到的是更大的世界,更強的自己。”李秀偉的評價代表了眾多讀者的心聲。
“小品文可以在短小的篇幅中表現豐實真邃的內容”
——大同籍在讀文學碩士生章婧
《小品文選刊》創刊以來,深受廣大青少年喜愛,特別是高中生群體。他們用“休閑與實用兼得“來形容這本雜誌帶給自己的感受。
現就讀於中國社科院碩士研究生章婧稱《小品文選刊》為“中學生的寫作神器”,她在2008年前後接觸《小品文選刊》,被其所載的文章吸引,自此,開始訂閱《小品文選刊》,把刊物作為自己的寫作教材,仿立意,學修辭,比造句,讓自己的作文成績不斷提升。
“小品文別看字數少,卻可以在短小的篇幅中表現豐富深邃的內容,它可以豐富你的想象能力,拓展你的思維空間,提升你的寫作能力,讓你的大腦充滿奇思紗想。”章婧說,通過閱讀《小品文選刊》,可以擴大行文題材視野,學習如何提煉文字表達的思想性,掌握漢語文學表述結構,豐富語言表達用詞,特別適合有一定寫作基礎的人跨越提高。章婧至今仍記得裏麵的一些美文,雅致的語言,精致的情懷,讓人回味無窮。
與章婧有同感的在校生越來越多,高中課堂、大學自習室,甚至新戰士入伍後的訓練場上,都能見到《小品文選刊》的身影,目前已有很多學校把《小品文選刊》作為閱讀寫作的範本,讓更多的青少年通過《小品文選刊》感受書香之美。
“發掘新人、推出佳作、成就作家、傳播文化、服務社會是我們的責任和擔當”
——《小品文選刊》總編王興德
“期刊要發展必須鑄造品牌,占領製高點。”雖然編采經營業務繁忙,但王興德總編依然筆耕不輟。他每天早晨4點半多就起床,開始研究小品文的理論。通過閱讀大量的文獻資料,王興德撰寫出了15萬字的學術專著《中國小品文概論》和10萬餘字的《中國小品文創作概論》。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唯一的有關小品文方麵的學術專著。
談及《小品文選刊》今後的發展,總編王興德坦言,要一如既往把讀者放在第一位,充分表達生活的美好;要堅定不移地走群眾路線,為廣大讀者奉獻文化精神消費的至美精品。
“成績代表著努力,也意味著責任。我們一定要牢記自己的責任和擔當,發掘新人、推出佳作、成就作家、傳播文化、服務社會。”王興德說,在當下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文學邊緣化的大趨勢下,在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背景下,文學期刊的堅守尤為重要。《小品文選刊》將以鮮明突出的主題和積極向上的基調弘揚先進文化、推崇高尚精神、提升思想高度,把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作品奉獻給廣大讀者,養護人心,培育人格。
“辦高品位、高質量的期刊是我們的立身之本。”王興德說,文學期刊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能被市場經濟牽著鼻子走,為二鬥米折腰,為一點經濟上的蠅頭小利分散注意力,侵蝕辦刊宗旨,改變辦刊原則,敗壞辦刊風氣。要借互聯網和新媒體的技術便利,加強與讀者互動,了解讀者需求和閱讀興趣方向,導引雜誌辦得更精彩、更接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