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書說到:“我們這一幫子人就在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氣氛中在戴老頭家開始吃起了早飯。
吃完早飯,戴老頭迫不及待的說:“董兄弟,不才近來新研製了兩樣火器,不妨一起探討探討。”戴桐雖然比董存瑞大了不少,但是現在老戴已經是憑手藝和董存瑞說話了。
我一聽這話一陣興奮,忙問道:“新火器?可有連珠銃?”記得好像鹿鼎記裏的韋小寶就有這麼一個玩意,我要是有連珠銃的話,那可比唐門暗器厲害的多。
老戴看著我一臉鄙夷的說道“連珠銃?石頭啊,這是老早的火器了。我新研製的火器,叫做多管連發燧石槍!”媽的,被鄙視了,丟了董存瑞的臉了。
這話說的眾人都是一陣興奮,包括我和董存瑞。我是想見識一下比連珠銃還要牛逼的新火器。
而董存瑞是已經很久沒有摸到槍了。這對於一個愛槍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種折磨。於是大家一致通過,去青雲山來試槍。
(插播廣告:優雅的音樂聲中,一個英俊瀟灑的年輕人款款走上台來,渾厚的男中音響起:男人要強壯,請喝娃哈哈牌腎寶。女人要健康,也請喝娃哈哈牌腎寶!喝娃哈哈牌腎寶,你好我也好!哦耶,廣告完畢,請繼續欣賞。)
很快我們四人來到了青雲山,除了我和董存瑞加戴老頭,戴老頭還召集了自己的兒子。另外青雲山上還有二胖也一同出席。
秋風獵獵,一行幾人一字排開,刀槍雪亮,旌旗招展。此情此景讓頭一回見識的我也頓生一股子豪氣。戴老頭派自己的兒子搬來了機槍,另外還有一樣東西,盛在一個大盤子裏,上用紅布蓋著,由戴老頭自己的兒子親自拿著。
戴老頭發明的這個機槍是個看起來有些笨重的鐵家夥是由十二根槍管箍成一圈,下置三腳槍座,後箱有儲藥室,每擊發一次火藥和鉛丸便自動送入槍膛。
繼而再由燧石擊發,達到連續發射的效果。每管可連發三次,加起來就是三十六發子彈,絕對夠任何強大的敵人喝一壺的。
我一看見這個東西就泄了氣,我還以為這次試驗的是像勃朗寧那樣的體積小,槍體精美的短槍,誰知道戴老頭搬出的槍差不多有50斤重。
我們是在山洞前試槍的,要打的是300米開外的樹木,由戴老頭裝填彈藥,董存瑞坐在旁別的石頭上,顯得十分興奮。不過我倒暗暗捏了一把汗。
距我所知,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的裝備是當時世界上相當先進的伯克式前裝滑膛燧發槍和布倫士威克式前裝滑膛擊發槍,前者射程約二百米,後者是三百米。
眾所周知連發槍(機槍就在此類)一般射程較短,但戴老頭卻堅持要打三百米開外的樹木,這不能不讓我有些擔心。我對這個醜陋的鐵疙瘩可不抱太大的希望。
可是沒想到的是小戴一聲令下,老戴操作的機槍一陣急促的槍聲響起,煙霧頓時彌漫了眾人的視線。當時用的是黑火藥,一發射就會造成很大煙霧,非常影響戰場的能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