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保健科按摩療法(1)(1 / 3)

手腳冰涼

適應證:陽虛手腳冰涼。

按摩部位:心俞、腎俞、氣衝和湧泉穴。

手法:先揉搓患者上述各穴至發紅、發熱,再分別點按5-8分鍾。每天2-3次。

二方

適應證:氣血不足手腳冰涼。

按摩部位:脾俞、胃俞、氣海、關元及大腳址。

手法:

(1)先揉搓患者上述各穴至發紅、發熱,再分別點按5-8分鍾。

(2)最後搓大腳趾至發紅、發熱。每天2-3次。

適應證:記憶力不好。

按摩部位:雙足湧泉穴。

手法:取直徑為10厘米的圓棍平放地上,兩腳踩在圓棍上,來回滾動,直至腳心酸脹、發熱為止。每天早晚各1次。晚上滾動後再用熱水燙腳效果更好。

適應證:注意力不集中,精神委靡。

按摩部位:背部;身柱、至陽、命門、心俞、肝俞、脾俞、腎俞、環跳和湧泉穴。

手法:

(1)取俯臥位,用手掌根在脊柱兩側沿肩而下成直線推按至足跟,反複5-6遍。

(2)手掌相疊,揉按背脊5-6遍。

(3)按摩患者腰部5-6遍。

(4)最後點按患者身柱、至陽、命門、心俞、肝俞、脾俞、腎俞、環跳和湧泉穴各3-5分鍾。每天1-2次。

注意事項

患者應忌煙酒,保證睡眠,改善營養。

適應證:憂鬱症。

按摩部位:胸腹;膻中、中脘、氣海、太衝、足三裏和三陰交穴。

手法:

(1)取仰臥位,用雙手掌從患者鎖骨下開始,向下推按至足尖5-6遍。

(2)再揉摩患者胸大肌、肚腹和大腿內外側各5-6遍。

(3)最後點壓患者膻中、中脘、氣海、太衝、足三裏和三陰交穴,每穴3-5分鍾。每天1-2次。

二方

注意事項

1.讓患者多參加各種社會活動。

2.讓患者多看相聲和小品等喜興娛樂節目,多與朋友聚談。

適應證:鬱鬱寡歡。

按摩部位:肩背;百會、風府、風池、曲池和合。

手法:

(1)正坐,用雙手揉搓患者肩部數遍,至發紅、發熱為止。

(2)再分別點按患者百會、風府、風池、曲池和合穀穴等,每穴3-5分鍾。每天2-3次。

運動治療法

(1)每天散步,速度為10分鍾走1千米,距離漸漸延長,逐漸爭取走到10千米。每天1次。

(2)積極參與各項體育運動,每次不少於30分鍾。每天1-2次。

適應證:容易疲勞。

按摩部位:天柱、風池、京骨和肩井穴。

手法:先揉搓各穴至發紅、發熱,再分別點按5~8分鍾。每天2~3次。

適應證:容易疲勞。

按摩部位:關元、氣海、血海、腎俞和足三裏穴。

手法:先揉搓上述各穴至發紅、發熱,再分別點按5~8分鍾。每天2-3次。

適應證:感覺疲勞。

按摩部位:臉和頸部。

手法:

(1)用雙手反複搓動臉和頸部至發紅、發熱。

(2)再將頭向後仰32下,最後雙手揉搓臉32圈。不拘時做。

四方

適應證:腰酸背痛,渾身不適。按摩部位:關元、命門和足三裏穴。手法:各穴分別點按5~8分鍾。每天2~3次。

注意事項

1.平時應注意平衡營養,配合運動和食補。

2.平時注意休息,保證睡眠。

3.長期堅持,同時積極參加社會活動。

感覺疲勞的體息調整法

平躺,取頭低腳高位,頭部不用枕頭,腳部適當墊高,閉目艮休息5~10分鍾。不拘時進行。

注意:有器質性疾病者宜先治病,平時注意休息和平衡營養。

適應證:男性身體孱弱。

按摩部位:身柱、肝俞(左)、脾俞(右)和足三裏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