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們掌握專業技術使他們不能被人輕易替代;
(2)他們掌握某些其他人沒有的專業信息或知識;
(3)他們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批評或懲罰他們會引起其相關人際圈的普遍不滿;
(4)某個下屬的工作是部門全盤工作的中心點,他的表現對上司的工作效果影響頗大;
(5)某個下屬的工作與其他重要業務流程有密切關係,致使上司間接地要依賴這名下屬。
這些因素再加上變化的組織形式、複雜的環境,足以給上司的權力造成一個個空隙,從而導致前例中那個行政部經理遇到的問題和困境。這種問題的普遍性大大超過了人們的設想,當一個上司,明知道自己希望下屬做什麼卻得不到想要的結果,這真令人沮喪,使人恨不得大聲懇求“但願他們閉上嘴,執行命令”。
此時,上司們真正需要的是對權力之外的影響力的深刻認識和理解。對於上司來說,應當學會恰當地運用權力,構建自己的影響力,這是實現有效管理和領導必不可少的。
相關鏈接
權力的來源與本質
下麵討論幾種不同的權力,你知道哪些人屬於哪一類嗎?
職位的權力。重要的頭銜賦予人們職位的權力。他們的權力來自於自己的職位。
個性的權力。將個性融於工作的人擁有個性的權力。
信息的權力。掌控信息可以帶來權力。這是新聞單位千方百計成為第一個報道選舉結果或導彈發射情況的原因。消息發得越快,讀者就越多。在公司裏,掌握信息的人可以把消息告訴你,也可以不告訴你,你的工作好不好做將取決於此。
資源性權力。在資源競爭激烈的地方,能夠找到第一資源和最優資源的人,工作往往做得又快又好。人也是資源,因此知道給誰打電話、怎樣找到這些人也是一種權力。
計劃的權力。從某種程度上說,製定計劃的人控製著組織裏所有人的生活。員工上班的時間,每天工作幾個小時,被分配做何種工作,都聽命於計劃製定者的權力。
出謀劃策的權力。創造性是權力的源泉。能夠提供富於創意的解決方案,或者開發出新產品的人都有權力。
接近權力者,能夠聽到領導說話並且得到領導信任,也能使人擁有權力。主管的助手、與市長或總統最接近的人、老板的秘書都是有權力之人,因為他們能夠接近作出決策的人。
那麼領導力和影響力又是什麼關係呢?
現代領導者的影響力的本質就是領導者的領導才能,或者說“現代領導者的才能就是其影響力,真正的領導者是能夠影響別人,使別人追隨自己的人物”。通俗地講,影響力是一種不運用權力就使他人或下屬做事的能力。在企業管理中,領導力的本質即是影響力。這也就是說,影響力是一種非權力的領導力。
這種非權力的影響力有明顯特點:
(1)影響力是一種追隨。某位經理人具有影響力,下屬就願意追隨他。一呼百應是古代將領的影響力表現形式,在當今社會,一個上司跳槽,有時會有原公司的很多追隨者跟著上司轉投新公司。也許這種追隨是盲目的,僅僅因為“跟著老上司幹,沒錯!”但是這種追隨者的典型心態恰恰體現出被追隨者的個人影響力。
(2)影響力帶來自覺。下屬們的追隨行為完全是自覺的,沒有強迫的因素在裏麵,具有影響力的上司是不用下命令的,他隻要行動或者號召就可以了,下屬們就會自覺地、發自內心地追隨。
(3)影響力是一種認同。有影響力的上司,他的行為、想法、給下屬設定的目標等等,很容易得到下屬的認同。
(4)影響力是非製度化的。公司沒有也不可能規定,什麼職務的影響力應當有多大,也不可能規定什麼人的影響力是什麼樣的,更不可能規定誰可以有影響力,誰不可以有影響力。正因為如此,在企業裏存在的一種情況就可能是,非正式組織的自然首領卻具有非同尋常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