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顧客購買產品或服務越來越強調其非物質的部分,更強調產品或服務帶來的體驗和感受,時裝體現品味;轎車體現尊貴;手機體現時尚;小孩買布娃娃最好能讓他們參與製作過程;吃牛排要聽見“嗞嗞聲”;喝酒要選擇酒杯,還要求有柔和的燈光和美妙的音樂,甚至喝水都要求有漂亮的杯子——雖然明明知道隻想喝水……
我們往往習慣於注重產品本身及其功效,而顧客則注重於體驗和感受,從接觸相關信息開始,直到使用過程,不管是何種原因,如果讓他感覺不好,他都會拒絕再次光臨。
企業的關注點從“我”轉移到“你”,不但要強調產品或服務帶給你的功效,還要關注給你帶來了什麼價值、體驗和感受。據行為學家研究表明:顧客購買產品或服務都是基於價值,包括生理價值、智力價值、感情價值和精神價值,有研究組織總結了消費者價值模型,任何產品和服務都可以在模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生理層次情感層次智力層次精神層次
振奮健康學習滿足
愉悅個人的發展知識平靜
舒服認知欣賞自由
方便教育珍品信任
獨立關懷優秀誠實
安全社會關係控製精神上的發展
生存社會地位品質精神上的表達
自我表現選擇創造性的表現
自尊可靠惟美的交融
財產穩定社會責任心
幸福滿意
和睦能力
身份效率
我非常喜歡搜集各種模型,因為它是一個有效避免我們陷入片麵思考的提示工具,有了它,我們就不會在一片空白的情況下搜腸刮肚地想,它相當於一幅地圖,我們根據它選擇我們想要的路徑即可,而不是盲目地想要走出什麼路子來。根據這個模型,我們可以思考:我們的產品和服務,對於消費者、合作商、營銷人員體現出來的價值各是什麼?目前這個價值組合及重要程度排序,您滿意嗎?還可以從哪些方麵去拓展?我們想要提供什麼樣的價值組合?
搞清了這些問題,接下來應該怎樣做,思路就清晰得多了。
在滿足顧客需求方麵有促進,這是我們需要努力做到的,在價值導向的理論框架下我們應該思考:
1.我們的產品和服務給消費者的價值、體驗和感受是什麼?如何改進?
2.給合作商的價值、體驗和感受是什麼?是不是既得了好處還沒能形成個好印象?如何從增進顧客關係的角度為其提供愉快的體驗?如何改進?
3.給營銷人員的價值、體驗和感受是什麼?如何改進?
4.我們的內部管理對員工的價值、體驗和感受是什麼?如何改進?
顧客價值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顧客購買產品或服務越來越強調其非物質的部分,更強調產品或服務帶來的體驗和感受。時裝體現品味;轎車體現尊貴;手機體現時尚;小孩買布娃娃最好能讓他們參與製作過程;吃牛排要聽見“嗞嗞聲”;喝酒要選擇酒杯,還要求有柔和的燈光和美妙的音樂,甚至喝水都要求有漂亮的杯子……
顧客往往注重於體驗和感受,從接觸相關信息開始,直到使用過程,不管是何種原因,如果讓他感覺不好,他就會拒絕再次光臨。
企業的關注點是顧客的這種消費取向,不但要強調產品或服務帶給顧客的功效,還要關注給顧客帶來了什麼價值、體驗和感受。顧客購買產品或服務都是基於價值,包括生理價值、智力價值、感情價值和精神價值,有研究組織總結了消費者價值模型,任何產品和服務都可以在模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根據這個模型,我們可以得出:產品和服務,對於消費者、合作商、營銷人員體現出來的價值各是什麼;從哪些方麵去拓展;什麼樣的價值組合最好等等。
在滿足顧客需求方麵有促進,這是企業需要努力做到的,在價值導向的理論框架下我們應該思考:
(1)我們的產品和服務給消費者的價值、體驗和感受是什麼?如何改進?
(2)我們的產品和服務給合作商的價值、體驗和感受是什麼?如何從增進顧客關係的角度為其提供愉快的體驗?如何改進?
(3)我們的產品和服務給營銷人員的價值、體驗和感受是什麼?如何改進?
(4)我們的產品和服務給內部管理員工的價值、體驗和感受是什麼?如何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