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一位正主(1 / 2)

公孫瓚:字伯圭,遼西令支(今遷安、遷西一帶)人,出身貴族。因母地位卑賤,隻當了郡中小吏。他貌美,聲音洪亮,機智善辯。涿郡劉太守很賞識,將女兒許配給他。後來跟盧植於緱氏山中讀書,粗通經傳。後又被舉為上等郡吏。劉太守因事犯法,發配日南。當時法律不許部下隨檻車同行。他就化裝成侍卒,帶上劉太守日用品,駕車護送。行前,他跪在祖墳前說:“昔為人子,今為人臣,我應隨劉太守到日南去。日南瘴氣彌漫,我恐怕回不來了,在此我就向祖上辭別了。”他慷慨悲泣,拜罷起身而去,圍觀的人無不感歎。後在途中獲得了赦免。

公孫瓚回本郡後被舉為孝廉,受命遼東屬國長吏。一次,他帶幾十名騎兵出行到塞下,突然遇到幾百名鮮卑騎兵。他對眾人說:“今天如果不奮力衝出,就得全部被殺死!”說完持矛躍馬衝向敵兵。殺傷數十人,突出重圍。

中平年間,公孫瓚督烏桓精銳騎兵,配合車騎將軍張溫討伐涼州反叛張純等,立了功,升為騎都尉。張純又與反叛的胡人邱力居等侵犯漁陽、河間、渤海,進人平原,大肆燒殺搶掠。公孫瓚率兵追擊,與敵兵在遼東屬國的石門山交鋒,敵兵被打得大敗,丟妻棄子穿越邊塞逃走。公孫瓚將他們搶掠的百姓全部救回。後孤軍追敵,因無援兵,反被邱力居等圍困於遼西管子城。長達二百天。糧盡食馬,馬盡煮弓駑盾牌為食。奮力作戰仍不能勝敵。最後公孫瓚與士兵分散突圍。敵兵也因饑餓困頓遠逃到柳城。皇帝降詔,拜公孫瓚為降虜校尉,封為都亭侯,仍兼任遼東屬國長吏。職責是統領兵馬,防禦邊寇。每聽到有緊急情況,他都麵色嚴厲,怒不可遏,如上陣痛擊仇敵一樣,每次親自帶兵追擊。虜兵熟知他說話的聲音,畏懼他的勇猛,不敢抵抗和冒犯。

公孫瓚組織起幾十個善射的武士,都乘坐白馬,自號“白馬義從”。烏桓人互相傳告,躲避白馬長吏。有的虜兵將公孫瓚的形貌畫製成靶子,騎馬射箭,射中者都喊萬歲。虜兵自此以後,終於遠逃到塞外。

公孫瓚立誌消滅烏桓,而幽州牧劉虞打算憑借恩德信義將其招降,由此二人開始不和。初平二年,青州、徐州一帶黃巾軍三十萬人進入渤海郡地界,要與黑山起義軍會合。公孫瓚率領步騎兵二萬人,在東光縣南迎擊,大破黃巾軍,斬首三萬多人。起義軍丟棄幾萬輛輜重車,奔逃渡河。公孫瓚乘其渡至河中時發起攻擊,起義軍再次大敗,死者數萬,血流成河;公孫瓚軍生俘起義軍七萬多人,繳獲車輛、盔甲及其它財務難以計算。自此,公孫瓚威名大震,被拜為奮武將軍,封為薊侯。

公孫瓚勸阻劉虞派兵援助袁術,卻又怕袁術知道了會埋怨自己,於是就派堂弟公孫越率一千人馬到袁術那裏與他結交。袁術派公孫越隨他的將領孫堅攻擊袁紹的將領周昕,公孫越被流矢射中而死。公孫瓚因此惱恨袁紹,於是出兵在盤河屯紮,準備找袁紹報仇。他上疏列舉袁紹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等十大罪狀,並堅決要求討伐袁紹。於是舉兵進攻袁紹,在這種情況下,冀州各城官兵全部叛離了袁紹,投向了公孫瓚。

袁紹很害怕,把自己所佩戴的渤海郡太守印綬送給了公孫瓚的堂弟公孫範,並派他到郡上任,想借此與公孫瓚交好;但公孫範背叛了袁紹,領渤海郡兵幫助公孫瓚。於是,公孫瓚就自行安排他的將帥擔任青州、冀州、兗州的刺史,又安排了各郡太守和各縣縣令,同袁紹在界橋展開大戰。公孫瓚戰敗而回。袁紹派大將崔巨業率兵數萬圍攻故安城,城未攻下,崔巨業退軍南回。公孫瓚率步、騎兵三萬人追趕,在巨馬河大敗崔軍,崔軍死亡七八千人。公孫瓚乘勝南下,攻占郡縣。到了平原,他派青州刺史田楷占據齊地。袁紹又派兵數萬,與田楷連戰兩年,雙方的糧食都吃光了,士兵也都疲憊不堪,兩軍互相搶掠對方百姓的東西,田野連青草都不長。袁紹於是派他的兒子袁譚做青州刺史。田楷被袁譚戰敗而歸。

這一年,公孫瓚打敗劉虞並俘虜了他,完全占領了幽州之地,雄心更盛。劉虞的從事漁陽縣的鮮於輔等要為劉虞報仇。鮮於輔認為燕國的閻柔有威信,將他推為烏桓司馬。閻柔招納胡人漢民數萬人,同公孫瓚的漁陽太守鄒丹在潞河北大戰,斬殺鄒丹等四千多人。烏桓峭王感激劉虞的恩德,率領本族和鮮卑族組成七千多騎兵,同鮮於輔一起南下迎接劉虞的兒子劉和,與袁紹的將領麹義合兵十萬,一起攻打公孫瓚。興平二年,在鮑邱河打敗了公孫瓚,斬首兩萬多人。於是公孫瓚退保易京,開始屯田,剛剛自相維持。兩軍相持一年多,麹義軍糧用盡,士兵饑餓困頓。剩下的幾千人撤退逃跑,公孫瓚率軍攔截,擊敗了他們,繳獲了他們的全部輜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