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十年戰爭(2 / 2)

荷蘭人看到先行者沒有生命危險,其他人也終於向小船遊了過去。畢竟呆在海裏同樣有生命危險,一旦嗜血的鯊魚群過來,還呆在海裏就隻有死路一條了。而且他們也明白過來了,中國人對於他們同伴的痛下殺手,也隻是對他們同伴詐降的懲罰,對於他們這些沒有劣跡的人來說,中國人還是比較克製的。

太陽已經快要落山了,張翰收到彙報,一切都準備妥當了,於是下令返航靠岸。俘虜都分批被收容在各個艦艇中,那艘被俘的荷蘭三桅戰艦,則是被拖著返回。荷蘭戰艦上的布帆雖然還留下好多麵,可是這些風帆的操作比硬式風帆複雜的多,光是各種繩索就有上百條,不是他們的水手能操作的了的,又不放心用那些荷蘭俘虜,隻能是一路拖行了。

張翰他們的艦隊回到鬆江的時候,荷蘭的使者才剛收到大梁皇帝的回書。大梁也沒有為難荷蘭使者,準許他們的那艘單桅帆船回航。而此時的台灣總督歐沃德,也才剛攔下從日本回來的兩艘商船,還沒有下達出發的命令,就收到了四艘戰艦全軍覆沒的消息。

這下歐沃德不敢擅自做主了,趕緊給巴達維亞的東印度公司理事會彙報。之後得到更多詳細的消息,也一並報告給巴達維亞總部,並且給出建議,要在海上嚴厲的打擊中國商船,讓中國不能從海上得到利潤。同時他也建議,可以同海盜一官(鄭芝龍)合作,共同對付中國的新政權。

不過由於海路遙遠,傳遞消息的速度相當緩慢,等荷蘭東印度公司終於做出反擊的決定之時,中國的局勢已經發生了更大的變化,這導致了他們的又一次慘重損失。

而大梁這邊,也沒有因為一次的勝利而放鬆警惕。除了讓沿海各地繼續加強戒備,繼續修建陸上炮台之外,也加強了對海商們的護航工作。凡是海商出海貿易,都要約定日期,聚集成群,之後由水師派出艦隊護航。當然,護航不是免費的,是需要繳納護航費的。

同時,大梁還開放了上海的港口,允許除了荷蘭人之外的其他外國商船前來貿易。上海也得益於此,在短短三年之內,成為亞洲最大的貿易口岸。而排除荷蘭的做法,又進一步加深了中國與荷蘭的矛盾,使雙方海上的衝突進一步升級,在南洋貿易航線上的相互廝殺頻繁的發生。

中何之間的大規模海上衝突持續了十年之久,直到荷蘭人在南洋損失了超過東方艦艇數量的一半之後,才終於承認失敗。荷蘭東印度公司主動向中國政府尋求諒解,才終於結束了這場被後世稱為“十年戰爭”的時期。

也因為荷蘭人在南洋的慘重損失,使其在全球範圍內的航運事業受到很大的削弱,在與英國人的鬥爭中終於處於下風。終於在三十年後,失去了其海上霸主的地位。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大梁在這次海戰中獲得的最大好處,就是他們終於可以實際觀測荷蘭人的戰艦,從而為大梁新戰艦的開發和建造提供了模板。也為十多年之後大梁海軍的強大,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