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超好的戰略以“流產”告終

我曾研究過Adobe、蘋果、諾基亞等大公司製定的發展戰略,也見過不少小型企業製定的企業戰略,而星巴克、麥當勞的經營手段和策略即使展示在大庭廣眾之下,也不曾有哪家企業能與之抗衡。我親眼目睹過企業戰略的完美實施,也見過完美的戰略不幸夭折。很多管理者都很關注企業戰略,他們埋頭製定企業發展戰略,為企業的未來描繪了一個又一個美麗藍圖。

但是管理者發現,即使再好的戰略也會“流產”,很多看似完美的戰略卻無法得到他們想要的結果。

決定企業成敗的重要因素不是戰略,而是執行力。隻有執行力才能把企業的戰略、規劃、目標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效益。任何一個企業的成功都離不開超強的執行力。一個企業要想成功,好的戰略固然重要,但如果沒有強大的執行力去落實,再好的戰略也會以“流產”告終。

是什麼在影響團隊的執行力,造成戰略“流產”的原因有哪些?或許我們能夠從這個小故事中找到答案。

在一塊農田裏一直橫亙著一塊大石頭,老王自父親手中接下這塊地的時候就是這樣的,這塊石頭不知碰壞了老王多少把鋤頭,弄壞了他多少耕地機器。雖然這塊大石頭給他帶來很多麻煩,他也常常因此抱怨,但是他從來沒有想過要把這塊大石頭搬走。後來,他的兒子提議把這塊大石頭除掉,這才使他下決心除掉這塊大石頭。於是,在他的帶領下,全家集體出動,帶來了撬棍、大錘等工具。當他把撬棍伸進大石頭底下的時候,他才驚訝地發現,這塊石頭埋藏得並不深,一個人隻要稍微使點勁就可以把石頭撬起來,結果一個困擾了他好多年的麻煩就這樣輕鬆化解了。這時,老王想想曾經遇到過的困難,無奈地搖頭苦笑了起來。

在企業管理過程中,也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當遇到這種反複出現的問題時,往往會使人習慣成自然而不去想解決問題的辦法。或者根據原有經驗,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這樣積壓下來,就必然會給企業造成一定的困難,甚至會導致企業無法進行正常的經營活動,更有甚者,可能會威脅到企業的生存發展。遇到問題的時候應該抓住根本,及時調查研究,追根溯源,找出問題所在並以最快的速度解決問題、處理問題。

2011年上半年我在席勒公司做培訓時,一位學員向我抱怨:當企業的發展戰略失敗之後,領導人員總是互相指責和推諉,而被指責的領導又總是把矛頭指向普通員工,從來就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我對這位學員說:“領導人員確實沒有從自身上找原因,這是他們的錯誤,但是,也請你好好反思一下自己,你有沒有從自身上找過原因。”

一個企業就是一個大的團隊,每個人都是團隊的一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和任務,隻有每個人都各司其職、各盡其能,整個團隊才能發揮其最大的實力,企業的戰略目標才會落實到位。如果在執行期間,團隊中的成員不是想盡辦法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而是想著怎樣用最少的付出換取最大的回報,團隊成員執行不到位,再好的戰略也是一紙空文。

雖然人們越來越關注“執行”,市場上也出現了很多關於如何執行的書籍,但是很多公司對執行都沒有具體的概念,不知道應該如何去具體執行所製定的戰略計劃,有的管理者就買來大量書籍然後照本宣科,雖然一部分內容確實可以為我們指明方向,但仍有很多誤區,首先,團隊成員的參與不足。

很多大公司都會把製定戰略目標當成公司的首要工作,他們會把企業中的精英人士集合起來討論有關企業的戰略目標問題,所以,企業的戰略目標基本上都是高層人員所做的決定。而具體貫徹實施的員工隻是服從上級的命令而對自己所要做的事情一無所知。這樣導致的結果是:對工作最為了解的基層人員不能發表自己的見解,高談闊論的高層領導者在修建著一個又一個空中樓閣。

其次,企業缺乏執行力。

所謂執行力,是企業組織和個人貫徹落實企業決策的力度。在缺乏執行力的情況下,企業所擁有的一切優勢就無法貫徹實施,就不可能在競爭激烈的商戰中取得勝利,也就失去了企業生存和成功的根基。企業的戰略和計劃固然重要,而隻有執行力才能使之轉化成實實在在的利益,才能體現出戰略的價值所在。

沒有執行力,好的戰略也隻得以“流產”告終。

2.事前說清楚,事後“打折扣”

我曾效力於Array公司,當時Torry擔任公司的COO一職,他是一個很有思想的人,也是一位頗有戰略頭腦的人。他的到來為Array公司帶來了一係列重大變革,如解聘一批員工,減少商旅費用等成本削減計劃。這也為他日後成為CEO實施新的戰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公司於1999年4月正式任命其為Array公司的CEO一職,自此,他走上了把Array公司由一個產品和服務型企業轉化為解決方案提供商的征程。

Torry為Array公司製定了新的發展目標:將軟件、硬件和服務結合起來,幫助客戶整合紙麵文件和電子信息流,並著手與微軟和康柏這樣的大公司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以建立新的係統。他的一係列措施對於Array這個急需新戰略的公司來說確實帶來了巨大的影響,董事們也對此信心滿滿,員工的積極性也很高,這一舉措還曾使Array公司的股價一路飆升。但是這樣偉大的戰略最終卻以失敗告終。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明明在事前已經說得清清楚楚,為什麼事後還要大打“折扣”呢?

導致“事前說清楚,事後打折扣”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領導者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僅僅把自己定位為高層戰略人員,而缺乏執行能力。另一個就是員工在領導布置任務的時候看似明白了,實際上並沒有領會領導的意圖,而使執行產生偏差。

執行是戰略和現實之間的橋梁,沒有執行就不會有結果。

所有偉大的領導者都需要有一種執行的本能。但是,據我觀察,很多企業領導都是以“高層戰略人員”自詡的,他們把工作的重點放在製定戰略目標上,而很少關心實際的執行,他們寧願花時間去製定一個又一個堪稱完美的計劃,然後再把他們的計劃清清楚楚地講給下屬,交給下屬去做,卻從來舍不得花時間去關心如何落實戰略計劃,他們不願意跟進計劃的落實情況,他們討厭這些細節上的東西,他們認為這是員工的事情,與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

無數的事實證明,這種思考問題的方法是錯誤的,即使把事情說得清清楚楚,不親自去參與實施,結果仍然會大打折扣。

對於一個企業來說,隻有領導者全身心地投入企業的日常運營中,才能使企業擁有強大的執行力。

領導者雖然需要具有高瞻遠矚的戰略頭腦,但更需要全身心投入企業的運營中去親身參與,親自了解。執行是領導者最重要的工作,隻有領導者對企業、企業員工和發展環境有全麵了解,才能學會執行,而這種了解是任何一個人都無法代替的。

作為一個優秀的領導者,在實施一項戰略的起始階段,應該對如何實現該計劃而展開公開討論。誰來負責某項工作,怎樣衡量工作業績,工作中的問題應該如何解決,為了達到預期的目標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在實施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如何解決……讓每個參與者明白自己的任務所在與具體的實施方法,知道自己完成任務後會得到什麼樣的利益,完不成任務又會受到什麼樣的懲罰,並得到參與者的認可後方能開展工作。隻有這樣,才算真正落實了一項戰略。在戰略實施過程中,領導者也要不斷跟進,以確保整個計劃得以完美執行。

我們也經常會看到一些人,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在領導布置任務的時候,認真聽,仔細記,看似都理解了。當在執行的時候卻從來不思考,隻是蠻幹,根本就沒有領會領導的意圖,還沒有搞清楚要做什麼,要得到什麼樣的結果就開始執行,結果自然會“打折扣”。

作為一個基層執行者,要想保質、保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在執行前一定要認真思考,如果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先跟領導進行溝通,明確執行的方式方法。總之,在執行任務之前,一定要先聽好、想好、問好、理解好,這樣才能避免在執行過程中大費周章,才能避免結果“打折”。

3.有方向缺力量與有力量沒方向

戰略是方向,是重點;執行是力量,是關鍵。如果一個企業有戰略卻沒有執行力,企業就會出現有方向缺力量的現象,而有執行沒戰略,企業同樣會陷入有力量沒方向的旋渦。

那麼,執行力和戰略到底哪個更重要?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它會隨著評論者的立場、所從事的工作、所擅長的領域而搖擺不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對於企業而言,兩者缺一不可。戰略是“做正確的事”,執行則是“正確地做事”,一個企業沒有戰略就相當於沒有靈魂,沒有戰略的企業就像一隻沒有舵的小船,最終會在茫茫大海中失去方向,戰略在指導我們的行為,一個企業沒有戰略就像一個人沒有了思想,宏觀上就會失控,即使企業有再強的執行力也於事無補。而執行力是戰略與實現之間的橋梁,沒有執行力的企業,即使製定再好的戰略也隻是空中樓閣。

戰略和執行力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對於戰略和執行力來說,在不同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各有側重。在一個企業的起始階段,需要轉型的階段,這個時候的戰略顯得尤為重要。這個時候,戰略對於企業來說就是方向、規劃和目標,如果決策正確,就有可能讓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或瀕臨倒閉的企業走向輝煌。而如果製定了錯誤的戰略,則可能會使企業走向萬劫不複的“地獄”。但是反過來說,當一個企業已經步入正軌,企業的戰略已基本確定,那麼這時候的執行力則顯露出它的威力來。執行力不夠或者在執行的過程中出現了差錯,正確的戰略也不可能給企業一個完美的答案。

戰略具有不可測性,戰略是企業對未來的展望,是事前製定的,很難看出成敗對錯,隻能通過調查、研究,分析出這個戰略是否可行,是否符合現在的發展趨勢。戰略可能是通過一係列調查分析,設計出來的,也可能是照抄照搬其他優秀企業的,也可能是領導者憑著滿腔熱情臆想出來的,但不管怎樣,在事前都無法對戰略本身做出對錯成敗的定論。

事實上,除了南轅北轍型的錯誤之外,戰略是否正確,是很難下定論的,每個人都是站在不同的立場和角度去評判的,而戰略能否取得成功,關鍵還要看執行力。如果一個企業缺乏執行力,即使製定再好的戰略也不可能成功,而在一個具有完美執行力的企業,即使製定一個很普通的戰略,大家都堅持執行到位,不放過一個疏漏,這樣的戰略也一定能取得成功。

執行力與戰略誰更重要同時也受環境的製約,對於現代的中國企業而言,由於大家都處於知識經濟和信息經濟時代,對戰略的把握不會相差太遠。我個人認為,在這個時候,執行力顯得更為重要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