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內容策略:用戶為什麼關注你(1)(2 / 3)

三、實惠

雖然很多人玩微博時並不喜歡廣告,但如果有貨真價實的優惠,相信他們還是不會拒絕的。現在很多企業在做促銷時都會發布“轉發並@你的五位好友就有機會獲得本公司的xx一部”這樣的微博,這種微博隻要設置的獎品足夠誘人,也能引起不小的關注。我們建議企業不要單獨地、頻繁地發布這種微博,這麼做效果並不理想。最好是配合企業其他營銷活動,適時推出,這樣既不會引起用戶的審美疲勞,也能提高投入產出比。

四、專業

微博內容雖然相比微信要“低端”一些,但這不表示微博粉絲就沒有高端、專業內容的需求。微博粉絲基數巨大,隻要定位精準,找到你的目標用戶,哪怕他們隻占整體粉絲數的一小部分,其數量也是可觀的。因此,那些與企業專業相關、視角特別、觀點獨到或者總結全麵的“科普”內容也是很受歡迎的,而且這種內容更符合粉絲對你的預期,也更容易據此打造專業的品牌形象。不過,專業的微博最好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呈現出來,140字的文字微博很難做到既專業又詳細,這就需要企業微博營銷人員學習微信的內容編排形式,多使用圖文結合、gif動圖演示、視頻等不同方式來進行介紹。

五、互動

單向廣告的時代已經過去,互動營銷代表著未來。因此,互動型的微博也是很重要的,這種互動不僅包括常見的提問、調查以及產品活動等,還可以通過征集產品名稱或LOGO、為品牌廣告的劇情投票等創意方式開展。這種微博內容的核心在於活動本身的設置是否新穎有趣,而不在於文案的撰寫。

六、神秘

人們都有獵奇心理,對很多未知、神秘的事物既感到畏懼,又忍不住去探尋。因此,企業若是有一些產品與神秘、探險等元素有關,其微博內容也可以選擇用故弄玄虛的方法來編纂。例如微博上曾有一段關於河南封門村的靈異事件視頻廣為流傳,甚至連江蘇衛視王牌主持孟非都轉發過這條微博。借著這個熱點,一些探險類書籍作家整理發布的諸如“中國十大靈異事件”和“我去過的最恐怖的10個地方”等帖子,也迅速成為熱點,並吸引了大批粉絲關注。

七、感人

感人的微博內容容易引起他人的共鳴,獲得更多的支持和轉發。例如在電影《致青春》熱映時,就出現了很多回憶青春的微博,此時一些老的服飾、運動鞋、食品企業就應當立即跟進,整理一些諸如“那些年我們一起穿過的回力鞋”“你還記得小浣熊幹脆麵嗎”的內容,因為感人,能引起共鳴,所以這些內容的傳播度會很高。

2.2 做碎片化閱讀的整合者

2.2.1 你隻有30秒吸引讀者

隨著技術的發展,人類一路告別甲骨青銅、竹木簡帛,甚至連紙張都要被電子屏幕所取代。移動互聯網時代,閱讀變得更加方便快捷,我們不必在包裏放上沉重的書籍,小小的手機或Kindle裏就能存放上萬本書,指尖輕輕一動,新鮮豐富的各種資訊就紛至遝來,可以說,我們每個人都隨身攜帶了一個移動圖書館。

移動互聯網閱讀在給我們帶來前所未有的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閱讀碎片化。第一章我們就提到時間碎片化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正是由於時間碎片化,使得人們的閱讀習慣也成了碎片式的。哪怕移動互聯網用戶擁有一整段空閑時間,他選擇的閱讀內容也多半是碎片式的訊息:140字的微博段子、朋友圈裏的圖片加短文、頭條新聞APP裏的新聞彙總……用戶普遍掃兩眼就會帶過去,即使有什麼激起他的興趣,他也不會耐下心來仔細閱讀超過10分鍾。

因此,移動互聯網內容策略的首要關注點就是如何以最精練的內容快速吸引用戶關注,這裏的快速不超過30秒。如果你的內容在30秒內不能讓用戶感受到價值或趣味,他就會立即跳過,而且下次也不會再關注。

2.2.2 精煉+持續=價值

因此,希望通過一兩次的優質內容推送就能吸引移動互聯網用戶關注,甚至成為你的品牌粉絲,無異於癡人說夢。移動互聯網用戶的碎片化閱讀要求企業在內容的提供上遵循兩個原則,一是精練,二是持續。精練是為了符合他們碎片化閱讀的習慣,抓住他們的眼球;持續則是為了保持熱度,給你提供的碎片式內容一個不斷積累和拚接的過程,最終達到建立品牌形象的目的。

先來看看自媒體通過內容的提供賺錢的例子:微博紅人張發財以曆史八卦微博集結成的《一個都不正經》;東東槍把諸多MSN簽名加微博段子彙集成《俗話說》……緊接著,各路明星紛紛跟風,將自己的微博語錄整理成書出版。

這種現象讓我們認識到,碎片化的內容雖然每一條都是孤立而零散的,價值不大,但集中整合在一起,其價值就有了質的飛躍。這就像你偶爾讀了一篇營銷文章並不能有什麼實質性的長進,但若是係統地學習一整本營銷書籍,就能對營銷有不淺的認識。所以,企業要學會整合移動互聯網的碎片式內容,為用戶提供最有價值的,具有內在連續性的優質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