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當日回去,又寫了半版的報道,內容如下:
萬科反駁改革倡議
公開內部資料運作
謂君安論據不足自稱受委托活動失實
指實質是不想付代價而全麵接管萬科
(本報記者深圳31日電)
“改革萬科”事件今日又有新高潮。萬科公司今日下午召開記者招待會,由董事長兼總經理王石等高層管理人員對君安證券昨日提出的倡議書中的內容一一進行澄清和反駁,並表示君安這次行為已經不僅是股東提建議,而是想全麵接管萬科公司,萬科不能接受。同時對君安的公開在傳媒上刊登有關聲明的做法表示迷惑。稱已經和海內外有關律師和財務顧問聯係,在適當時候做出相應的回應。王石等人還詳盡回答了在場的海內外傳媒的提問。會上萬科公布了最大股東——深圳新一代實業有限公司從今日起取消委托君安證券作為財務顧問的授權的聲明。
王石首先表示,萬科對君安在多份報刊上刊登《告股東書》和《改革倡議》的做法“感到很迷惑”。由萬科了解所得,深圳新一代公司已經於30日發表退出聲明,今日又發表了取消授權聲明,而海南證券公司也從未書麵正式委托君安為財務顧問進行類似活動,君安在倡議中的幾個發起人股東委托有不實之處。同時,萬科董事會隻有14名成員,倡議書中一下子就推舉8—10名董事,無疑已經超出建議範圍,實質上是想不用代價就全麵接管萬科。
王石又稱君安的倡議書雖然從格式和方法上有專業水平,但具體內容中不實之處甚多,而且是多處引用萬科公司一本內部刊物上的內容。如對上海萬科城市花園的規劃問題,僅僅是重複一位公司員工的意見。王石稱,一個造價13億元人民幣、總麵積達50萬平方米的項目有四五十處修改是完全正常的,倡議書的說法過於偏激。王石強調,作為一個專業的財務顧問報告,其分析立論僅僅處於一個萬科內部員工對公司提出意見的水平,其製作者從職業道德和專業水準方麵來說都是有不妥的。在房地產方麵,王石舉出一係列數據,證明萬科的房地產開發仍是主要業務。1993年,萬科的房地產項目無論是從開工還是竣工數量來看都是曆史最高記錄。從目前經濟形勢來看,萬科不會改變大眾城市住宅的開發初衷,也從來沒有想過改變。今後五年內房地產仍屬於萬科的主導業務。股權投資方麵,王石稱總額有1.31多億元,已經回籠9540多萬元,現在仍占用的資金不足4000萬元,投資的27家公司已經有9家在深滬兩地上市,另有6家也即將上市。在目前已經公布的12家控股公司的1993年分紅方案中,萬科僅現金息收入一項就有452萬多元,還未包括送配股,因此回報是非常滿意的。萬科仍然會進行此方麵的工作。
萬科副總經理陳祖望則稱,事先獲得了證管辦和深交所豁免,在會上公布了一係列財務數據。他說,去年萬科在宏觀調控的情況下仍超額完成利潤,總資產從1992年底的9.6億元發展到現在的21億元,其他淨資產值、股東權益也都有一倍以上的增長,是無愧於股東的。今年的每股收益也會超出預測。
在回答記者的眾多提問時,王石稱萬科目前隻是與有關法律顧問聯係,並不是說要和君安打官司。萬科已經將此事的感受彙報給深圳的證券管理部門。對於萬科B股價格長期套現不佳、處於發行價之下,王石解釋固然和整個股市走勢有關,客觀上而言,由於萬科是綜合性公司,一般海外資金判斷起來比較吃力,但並不是說明綜合經營的方式不好。萬科B股不受追捧不在於綜合經營,而在於沒有形成非常有實力的地位,要達到目標大約還要十年的發展時間。按照倡議所提的做法單純發展房地產是行不通的,更容易帶來風險。王石又補充說,萬科沒有一間應該關而沒有關的公司,歡迎對任何一家公司進行質詢,萬科一定有合理的解釋。
當記者問及萬科是否在公關和宣傳定位方麵仍有不足,才導致有一定的中小股東的不滿,王石也解釋萬科本身也做過大量工作,定位也很得體,但不排除某些方麵仍有未盡善之處。
除了主文之外,筆者當時也捕捉到了王石的一些微妙態度,寫了一篇附文:
王石笑言歡迎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