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是研究學校情境中學與教的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它屬於心理學的應用學科之一,是心理學和教學學的交叉學科。『可*樂*言*情*首*發(www.klxsw.com)』教育心理學研究教育和教學過程中的種種心理現象及其變化,揭示在教育、教學影響下,受教育者學習和掌握知識、技能、發展智力和個性的心理規律;研究形成道德品質的心理特點,以及教育和心理發展的相互關係等。
一、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教育心理學是研究教育教學情境中教與學的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學情境中師生教與學相互作用的心理過程、教與學過程中的心理現象。
教育心理學與普通心理學和教育學都有密切關係,因而對於它的研究對象有以下幾種不同的見解:1以教育學的體係為依據,研究培養德、智、體全麵發展的人的教育方法。
2認為教育心理學必須研究人的心理結構,並根據教育過程中心理活動的規律來確定它的理論體係,探討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乃至終身教育過程中的心理現象。
3認為沒有必要把教育心理學從普通心理學中區分出來,完全可以應用心理學的理論知識於教育工作,探討在教育實踐中的心理學原理,說明加速人的培養的途徑。
4認為教育心理學主要任務是研究課堂學習的性質、條件、效果和評價問題,應當著重研究學習理論,尤其是學生接受知識和技能的學習理論。至於兒童心理發展、成人心理、心理衛生、個性等,除非與教育和教學直接有關者外,不應歸入教育心理學,而應當歸入普通心理學或社會心理學的研究中去。
5認為教育心理學應著重研究在教育和教學影響下出現的各種心理現象及其發展的規律,並結合實際建立自己的理論體係,直接促進教育和教學的改革,提高質量,以最好的效果達到學生最理想的發展水平。綜合上述意見,教育心理學雖與普通心理學的基本理論有密切關係,但是它主要是研究在教育和教學條件下,學生的心理現象和心理發展的規律,因此具有自己的特點。
教育心理學與教育學的關係也十分密切。因為教育工作是一項複雜而又細致的培養人的工作,要切實有效而又迅速地實現教育目的,使學生在德、智、體幾方麵都得到發展,成為符合社會要求的人,還需要借助於教育心理學的指導,以深入發現和掌握學生的生理、心理的變化和發展的規律;並為明確某一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選取教育內容和方法,提供心理學的依據。所以,教育心理學既不是簡單地應用普通心理學的知識解釋或說明教育和教學的現象,也不是把教育和教學過程當作心理活動的一般過程,而是要揭示在教育和教學的影響下,學生的外部信息與內部信息的交換過程和交互作用中所引起的機能係統的變化與控製的規律。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對象,是在教育和教學影響下學生的心理活動及其發展規律。
如學生掌握知識技能、道德規範及其個性形成等心理規律。學生本身的體質和心理發展的關係,以及學生和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影響的心理因素,也是教育心理學研究
教育心理學就是學與教這個過程的方方麵麵規律的科學,具體說來,有以下幾個方麵:
一、教師的特征。教育心理學首先就要了解教育過程的執行者。教師的特點,以及這些特點對教學過程會產生什麼影響。不管你是否意識到,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學觀念和方法,有些老師認為教學就是“教師教,學生學”,因而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而有些老師則認為應該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主張讓學生動手操作,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在活動中學習和提高。另外,研究還發現,教師的性格特征也會影響教學過程,嚴厲的老師更傾向於采用傳統教學法,課堂氣氛也不很活躍,而民主活潑的老師則更願意采用新式教學法,更願意多作嚐試,課堂氣氛更活躍,學生在老師目前也能夠更自由的表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