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 犯蠢狀態(1 / 2)

“那也是……”李真真點點頭,隨即想起什麼,又道,“對了,亭亭,今年我們初中畢業要升高中,你記得一定要去掃墓,讓你爺爺保佑你考上鵬城中學啊。Ww W COM”

“對,亭亭你一定要記得啊。”王雅梅也認真地叮囑道。

鵬城本地人十分迷信,李家、王家搬來之後,也深受影響。就是何家,在這方麵做派也和本地人差不多了。

何亭亭點點頭,“我會去的。”她家隻有她爺爺的墳墓在鵬城,葬在大山深處,需要每年翻山越嶺去祭拜,所以她雖然怕蛇,但是隻去一個地方倒也還能接受。

“我們家在鵬城的山比較少,沈家的山就多了。每年都要去拜足兩,走了好遠的路呢。”李真真道。她這裏的“山”是指墳墓,葬的都是拜祭人的先人。

王雅梅也點點頭,她們都隻知道葬在鵬城的祖上了,其餘的離他們太遙遠了。

何亭亭聽了,不由得問,“我爸從前年開始,每年秋分都會回老家掃墓,你們家不回去嗎?”

何家到了南方,這祭祖的習俗就和南方一樣了,每年都會在清明或者秋分時節掃墓,拜祭祖上。過去是沒機會,從前年開始,環境鬆動了,何學就每年都會回去拜祭了。

雖然何家也學南方氏族沈家一樣,新建了宗祠,把祖宗的牌位添上,每年逢年過節都拜祭先人,但是這還是無法代表像一年一次這種級別的掃墓的。

“我爸過了,老家那裏還有別的兄弟,別的兄弟會拜祭的,我們太遠,就拜牌位了。”李真真實道。

王雅梅則道,“我聽我奶奶,我們老家不興南方這種翻山越嶺的掃墓的,而且隻拜祭最近的幾代,再以前的就不管了。”

何亭亭聽了,便點點頭,不再話了。各地習俗的問題,倒沒什麼好的。

“走吧,我們回去——”李真真擁著何亭亭的肩膀,道。

何亭亭點點頭,看向站在旁邊一直不話的劉君酌,“君酌哥,我們回去吧。”

“嗯。”劉君酌應了一句,跟著一起走了。

這回來了李真真和王雅梅兩個女孩子,他就不好跟何亭亭並排了。

失落著心情,他抬起腳步,一步一步,跟在何亭亭身後,踏著她的影子前行。

走幾步,扭頭看到疊在一起的兩個影子,劉君酌失落的心情開始放晴。

才十四歲的少年,初次明白自己的少年心事,即使踏著影子,卻也比任何時候都要激動和雀躍。

他甚至想,就這樣跟著她,走上一輩子也是很好很好的。

鮮花在綻放,春風在吹拂,香味在彌漫,少女在前方,這是一個美好得連最美麗的漢語都無法形容得出來的世界。

劉從言晚上回來,覺得自己侄子看著和平時有點不一樣。可是具體是怎麼個不一樣,他又不出來。

臨睡前,他專門找到人,關心了一句,“今沒什麼事吧?”

“沒事,哪裏有什麼事!”劉君酌本來是坐著的,聞言瞬間彈了起來,青澀的俊臉瞬間爆紅。

劉從言雙手抱在胸前,看著自己侄子。

如果這還叫沒事,那什麼樣子才算有事?

“叔,我真的沒事,你快睡吧,你還沒結婚,晚睡了身體不好,心娶不到老婆。”劉君酌意識到自己反應過度了,連忙轉移話題催促劉從言閃人。

劉從言卻不動,上下打量了自己侄子一番,越是打量越是心驚,這子該不會墜入情網了吧?

十來歲的青蔥少年,來也是時候了。

隻是,到底會是哪個女孩子讓他突然開竅呢?

劉從言馬上想到的是何亭亭,可是第一時間就否定了,何亭亭在侄子身邊那麼長時間了,如果是她,侄子不可能現在才回過味來啊。

可是如果不是何亭亭,那到底會是誰呢?

劉從言盯著侄子,回憶著侄子來到南方之後生的事,還是將目標鎖定了何亭亭。

這傻子第一就跟何亭亭玩得跟老友似的,那態度遷就得不行,那笑容歡喜得不行。之後更是馬上改變主意,甚至冒著被何玄連擠兌的危險,要挾自己,要自己讓他讀紫竹中學。

住到何家之後,這子大部分時間也是圍著何亭亭打轉的。

估計從一見麵就開始了,可是傻子遲鈍青澀,什麼都不懂,愣是到了現在才情竇初開,明了自己的心事。

這麼想著,劉從言凝視著臉紅紅的侄子,開口試探,“亭亭……”

“不關亭亭的事,真的,我沒有喜歡亭亭,真的沒有——”劉君酌馬上心虛地回答,一臉的欲蓋彌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