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韓國婚俗文化一瞥(2 / 2)

現代韓國的婚姻習俗是傳統婚俗、新式婚姻和宗教婚禮並存,東西方文化交融,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韓國的婚姻習俗發展變化較大,主要表現為:一是結婚年齡從低漸高,過去13~14歲甚至更小的男孩就要娶一個比自己大幾歲的妻子,目的在於早抱孫子,並由妻子把丈夫侍養成人。現在法律規定男子20歲,女子18歲才能結婚,但在實際生活中,男女都致力於工作和學習,結婚比法定年齡還要晚。二是婚禮從繁變簡,以西式的教堂婚禮為主,費用大大減少。無論是結婚程序、賓客人數或是慶賀延續的時間和方式等等都日趨簡化,使人們從沉重的精神、經濟負擔中解放出來。三是新式婚姻是自由戀愛,訂婚儀式可有可無,結婚儀式各地雖不盡相同,但大體有如下程序:婚禮一般在專門的婚禮廳或禮儀廳舉行。舉行婚禮的當天,新郎新娘在家或到美容院梳洗打扮,新郎穿上西服(燕尾服),新娘穿上白色婚紗,然後同家人一起來到婚禮場所。新郎和他的父母站在右側迎接來賓,新娘的父母則站在左側迎接來賓。來賓都到場後,主婚人整理座位,並請兩家的母親走到台前點燃蠟燭。新郎的母親點紅色蠟燭,新娘的母親點藍色蠟燭。婚禮開始時,新郎隨著音樂慢慢走到台前,給主婚人行禮,再向來賓行禮,之後站在右邊準備迎接新娘。新娘隨著音樂把自己的手放在父親的左手上慢慢走過來。新郎上前走幾步,給新娘的父母行禮,然後跟新娘一起來到台前。兩個人互相對著行禮,轉身。主婚人宣讀婚姻誓約時新郎新娘要回答“是”。主婚人宣布二人結為夫妻之後,兩個人轉身向來賓行禮,再伴隨音樂慢慢走出去。然後,雙方的家人帶領來賓到宴請的地方。新郎新娘換上華麗的傳統服裝,舉行傳統婚禮中的幣帛禮。旁人把新娘家準備的幣帛飲食擺在公婆麵前。新娘新郎一起向公婆磕頭,公婆把大棗扔在新娘的裙子上,祝福他們早生貴子。接著他們向親戚家人磕頭,人們把為新郎新娘準備的紅包送給他們。新郎新娘一起拍照,在照片中留下甜蜜的吻。婚宴結束後,在親友的祝福中,新郎新娘以旅遊的方式外出度蜜月,開始新的人生。

雖然傳統婚禮不適應現代生活而被新式婚禮所取代,但對重禮儀的韓民族來說,還是保留了某些重要的傳統禮節,如幣帛禮和覲親,這兩項是最能體現新人對兩家父母親的孝道。

在韓國,數醫生(自己開業的)、律師、教授三者地位最高。而這三種職業女性很少,多是男性,如果能嫁給這三種職業的男子,女方則要預先為男方準備好三把鑰匙:汽車鑰匙、房子鑰匙、醫院或律師事務所鑰匙(即為男方開業做好準備)。這有點像印度婦女出嫁要給婆家厚重嫁妝的味道。

婚俗是普遍的文化現象,它本身蘊涵了豐富的社會、民族文化心理。韓國素有“東方禮儀之邦” 的美稱,有禮有節,謙和包容。在其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將大量外來文化與傳統文化有機的結合起來,產生富有韓國特色的新型文化。韓國的現代婚俗恰恰印證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