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藝人們的鼓辭裏常編些法網恢恢大義滅親及講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的故事,但這些隻是善良百姓對封建時代能有法製公正的一種美好願望而已。在幾千年的倫理傳承下,中國人家庭的親情永遠大於法理,所以有了山西洪洞縣衙堂上大匾“天理、國法、人情”三位一體的中國獨有的社會法律構架。
知道外孫遭遇到了磨難,姥爺當即答應天一亮就與北京的老戰友通電話。焦急萬分的姥姥則非常神秘地將女兒帶到了臥室,打開她那娘家陪嫁的大木箱。又從裏麵哆哆嗦嗦地拿出了一個紫漆木盒,在女兒的疑問的目光下打開了那連自己兒子都不知道的秘密。
看到母親把整整5千元厚厚一疊的10元大票子塞在自己手裏,作為人女的呂太太刹那間被震驚了。5千元,這可是此地一個地區級幹部2、3年的工資總額啊!雖然自己的父親是個地級幹部,每月工資也不過二百幾十元。這麼多年生兒育女、養家活口開銷一直非常緊張,母親節約下這麼多的錢,那是得多麼地節省與委曲自己呀?!看著母親多年操勞而疲憊的麵容,呂太太含著熱淚把錢又塞回到了母親手裏:“媽,這是您一輩子省吃簡用的積蓄,我不能用這個錢。”
慈祥的媽媽又把錢塞回到女兒的手裏:“唉,女兒啊,你別覺得心裏過不去。娘已經老了,沒有用錢的地方了。女兒是媽的連心肉,外孫就是姥姥的心尖肉!你就安心拿著吧。”說到這裏性格堅強的邸姥姥眼圈裏也泛起了淡淡的紅色,淚水在眶裏打著轉:“閨女,唉,我攢這一點錢,主要是為了下一輩們上學娶親用的。也有一些為了以防萬一,用在家裏什麼大事上的心思。錢呐,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該用就用!它來時你推也推不出去,它要走路時你怎麼想留住它也是枉然!你們家小二子打一生下來就不讓人省心。不過據我看呐,一旦過了這段招惹事非的年齡,將來呂家能有大出息的可能也就是這個孩子了…”
俗語講: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搗蛋的孩子得糖瓜,長輩人偏心眼兒是自古以來就有的事。憑心而言,這次要是大哥伯文闖的禍,姥姥拿錢也許就不是那麼痛快了。
第二天一早,呂家媽媽和大兒子又乘上212趕了幾百裏路到了西安連夜乘火車趕往四川。由姥爺找到的關係由北京通到成都,從成都又捅到地區,從地區又找到縣裏。經過層層疏通關係,呂太太終於與縣教育局長見上了麵。經過多次的互報家門、賠理道歉,總之是好話言盡,暗中也難免有些以勢壓人之嫌,終於在當地縣長大人的主持下雙方達成了協議。由呂家拿出2千元人民幣作為對女方的賠償,另外再由呂家安排女方到成都最好的婦科醫院做人工流產並承擔全部費用,女方不再追究呂仲武的責任。當然這裏邊還有一些重要的協議是拿不到台麵上的,隻能口頭達成不能落實於文字。比如,小女孩兒的爹爹,這個縣教育局長在三個月後便可以調到省城市郊的一個十分富裕的雙津縣去任教育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