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然不是一個急性子,他隻是對時機的把握有天生的敏銳,他知道,現在這個時間點對於顧七月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甚至比“燦爛的遺產”、比“像中槍一樣”都更加重要。
經過了大半年的努力,在“不能分手的女人,不能離開的男人”之後,顧七月迎來了人氣大爆發,可以說,她現在的人氣已經達到了足夠的高度,吸引所有人的目光,即使不足以和東方神起、Bigbang、少女時代抗衡,但也不會有太大的差距了。
這就是人氣,瞬間爆發出來的人氣總是十分駭人。取得瞬間超高人氣不能算難事,真正困難的是鞏固人氣,讓所謂的超高人氣真正演化成為支持率。對於顧七月來說,她的人氣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鞏固,這也是現在這個時刻如此重要的原因。
現在對於顧七月來說,是豐收的時刻,一部電視劇之後,一首出色的單曲讓她嶄露頭角,隨後另外一首單曲則進一步鞏固了她的人氣,但同時這也是轉折點,經過了兩首單曲的累積,顧七月作為歌手的人氣正在節節攀升,看看“不能分手的女人,不能離開的男人”就知道了,這首歌的巨大成功背後,無數人都把功勞歸咎到了顧七月身上。
所以,想當然地,繼續發行專輯就是最佳選擇。但問題就在於,此時距離“燦爛的遺產”已經過去小半年時間了,如果顧七月繼續在音樂舞台上發展,那麼“燦爛的遺產”所累積下來的演員人氣將會進一步削弱,此時回歸電視劇領域,是一個明智而恰當的選擇,畢竟顧七月在大眾視線內還算是新人,不能“消失”太久。
畢竟任何一個韓國圈內人都知道,即使歌手的事業再輝煌,地位也是無法和演員比較的,君不見幾乎所有人氣偶像歌手都或多或少會想著朝演員方向發展。不僅因為演員的地位遠遠高於歌手,同時也因為職業生涯的長短有根本區別。
簡單來說,如果歌手的職業生命有五年,那麼演員的職業生命就至少有十年以上,這對於喜新厭舊的娛樂圈來說,是十分巨大的差距。許多人氣歌手從巔峰走下來之後,往往都必須尋求出路,否則很快就會泯滅於眾人。比如說H。O。T。
H。O。T從神壇走下來之後,五名成員各自都有自己的發展,但終究還是Tony。An和安七炫發展最好,為什麼?因為Tony。An選擇了自己當老板,而安七炫雖然對歌手念念不忘,但也成為了S。M公司的股東。
同樣的情況在S。ES、水晶男孩、N。R。G等人身上有著更加明顯的軌跡。
所以,像顧七月這樣的情況,任何人都會建議她還是以演員為重,不要輕易放棄。“燦爛的遺產”的人氣來之不易,這可是別人夢寐以求的東西。
但問題顯然沒有那麼簡單,話說回來,如果顧七月此刻選擇回歸電視劇,勢必將會產生三個月的歌謠空白——至少三個月,多則半年,那麼兩首單曲累積下來的人氣就差不多要揮霍殆盡了,屆時在發行單曲不是不可以,但顯然時機方麵就不是那麼完美了。
那麼這也就意味著,從八月份以來,顧七月努力了那麼久,先後戰勝了權誌龍、李勝基所打下來的江山,輕易就拱手交出去了,就好像……就好像無用功一般,勢必會讓人十分沮喪。即使演員職業再好,但歌手的人氣累積卻是演員所無法企及的。
可以說,顧七月現在的處境有點尷尬,無論是選擇電視劇還是選擇迷你專輯,都沒有錯,但也都有顧慮,這不上不下的位置讓任何決定都顯得十分困難。這就是考驗李然的時刻了,他需要對顧七月接下來一年到兩年的事業走向有一個足夠清晰的規劃,繼而做出選擇。
李然會在這個時候把選擇題交給顧七月,說明他也想聽聽顧七月的意見,然後再自己做出判斷。
顧七月的考慮自然沒有那麼全麵,這畢竟不是她的長項,但她知道李然做事肯定是有他的理由,所以即使有些疑惑,但顧七月也沒有多說什麼,而是詢問到,“我需要現在就做出選擇嗎?”
李然搖了搖頭,“我個人覺得,你可以先看看兩個劇本大綱,然後試聽一下那幾首歌的母帶,然後真實告訴我你的想法,接下來我會來做決定。”
顧七月有提意見的權利,不過沒有拍板的權利。就是如此簡單,“行,沒問題,你把劇本留下來吧。”顧七月對此沒有任何意見,她也相信李然的判斷。
李然直接就把劇本留在了桌子上,然後就站了起來,轉身就離開了,幹脆利落,多餘的話一句都沒有。不過顧七月對此也已經習慣了,她看了看自己電腦屏幕上對年末頒獎典禮的規劃,然後又看了看桌子上的兩個劇本,最後還是拿起了劇本,開始翻閱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