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小小南,坐在鍋子上

雙手動得快,急急繡金邊

瓢蟲的名字“ladybird”(聖女鳥),也叫lady-cow(聖母奶牛)是對這種昆蟲的敬稱,以表彰它對聖母瑪利亞所做過的貢獻。(譯注:傳說中,農民因莊家受蟲害而向瑪麗亞禱告,後來出現了一個瓢蟲,迅速消滅了所有的害蟲)在斯堪迪納維亞,這種小甲蟲也被叫做“聖母的鑰匙女仆”, 在瑞典人們叫它“聖母的金母雞”。在德國、法國、英格蘭和蘇格蘭,人們對瓢蟲也有類似的敬稱。而在諾福克(Norfolk,譯注:是英國東部北海之濱地區),人們叫它巴納比主教,而少女們則會把瓢蟲放在手掌上,背誦下麵的順口溜,直到它振翅飛走。

“主教,巴納比主教,我的婚禮是何時”

如果是明天,請你展翅高飛起

飛到東,飛到西

飛到我心上人那裏

巴納比(Barnabee),也寫作 “burnabee”,或者如索西寫的“burnie-bee”,無疑是指這種昆蟲背上亮晶晶的翅膀(burnish 是打磨、磨光的意思)。

我們現在要留心找找水姑丁和水雞,它們喜歡在池塘的水草間戲水,喜歡把自己遮蔽在樹籬和香蒲中。你們看那隻雨燕,也就是鄉民們說的告密者傑克從我們身邊掠過時速度多快!你們看它鐮刀形的翅膀多美啊。瞧,它的尾巴有些輕微分叉,但由於這種鳥能夠把羽毛收攏起來,有時你無法看到尾巴上的那個縫隙。我留意到,常常我們這一帶出沒的雨燕一般都是五月五日左右回來。今年,聖約翰·蕭先生告訴我,四月二十三日就看到什魯斯伯裏的雨燕回來了。雖然雨燕是燕子科裏最晚回來的,但是離開得卻最快,到了八月中旬,大多數雨燕都會離開我們。

這種鳥的短腿很引人注目。我記得自己還是個學童的時候,曾不止一次從地上撿起和放飛過雨燕,因為它的翅膀很長,腿卻極短,如果不把它舉到高於地麵的地方,它就很難飛起來。倘若手頭有隻雨燕的話,我就可以給你們指出它和燕科的其他燕子多麼不同。其他燕子的四個腳趾有三個在前,一個在後,而雨燕的四個腳趾都在前麵。還有一種白腹雨燕,在這裏很少見到,它比普通的雨燕要大,翅膀也長得多,而且飛得更快。聽!我聽到水穀丁在池塘的蘆葦中穿行的聲音。我敢保證,如果我們一動不動的話,就可以瞅一眼水姑丁了。它來了,看,還跟著許多小水姑丁。

如果我們離得夠近,細細看的話,就會發現這是些毛茸茸的黑色小東西。大鳥的額頭上有一塊是白色的,沒有毛,所以水姑丁也叫禿頭水姑丁。它現在正對著我們,陽光閃閃,你們可以看到那一塊白色。它的身體是髒兮兮的黑色,夾雜著少許深灰色。你們注意,它的翅膀附近有點白色。水姑丁的腳的形狀很奇特,四個腳趾每一個都有一些蹼,在一層薄膜的包裹下形成了一個個圓片。水姑丁的爪子十分尖利,如果你握的時候不小心,它會毫不猶豫地讓你嚐一下利爪的厲害。所以豪克上校這樣提醒年輕獵人(sportsman,或者指從事戶外活動者):“小心長翅膀的水姑丁,否則它會像貓一樣撓你。”

我從沒見過水姑丁潛入水下,也認為它很少這樣做。而大家都知道,水雞經常潛水。

那隻大鳥正拽著池塘中的一些水草,想帶給幼鳥吃。它對它們照顧得多麼精心啊。幼鳥的腦袋幾乎是光溜溜的,毛發是亮橘色的,中間雜糅著一些藍色。不過,那些鮮豔的羽毛隻能持續幾天。水姑丁的巢是用碎蘆葦和菖蒲做成的,藏在高高的燈芯草叢中或水邊。

比維克提到過一個事例。一隻水姑丁在燈芯草中搭好了窩,卻被風吹鬆了。當然,這個巢在水麵上隨波逐流,而雌鳥仍然臥在窩裏,在移動住所裏孵出了自己的幼雛。你們瞧,它們都離開了,藏到了蘆葦叢中。晚上,它們會來到開闊的水麵上,而想在白天觀察它們很難如願。

這裏的澤雞(即水雞)非常多,它們沒有水姑丁那麼溫順,據說它們會襲擊小鴨子。有一隻澤雞遊過來了,它正低著腦袋,翹著尾巴,尾巴下麵的部分有些發白。澤雞比水姑丁要小,雖然它們外形和習性都很相像,但是,二者的足卻完全不同。澤雞的腳趾上沒有包著一層有開裂的薄膜,它們的每個腳趾下窄窄的、連在一起的薄膜。據了解,為了往巢裏多放幾隻鳥蛋,或是為了重新安放鳥蛋,澤雞會把卵從巢裏取出來。塞爾比先生講過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

“1835年初夏,一對水雞在貝爾斯山的一個觀賞用的水塘邊緣處築了巢。池麵很寬廣,池水來自高處的一個泉眼,但有時侯也會從另一個大水塘裏流進水來。就在雌鳥孵卵的時候,這種情況發生了。水雞築巢的時候,池塘的水位還比較低,可是突然從另一個塘裏大量湧入的水讓水位升高了好幾英寸,眼看著就要淹沒鳥巢毀了鳥蛋。這兩隻鳥似乎已經知道這一點,立即著手預備即將發生的危險。因為,當一個園丁(我可以保證這個人物的真實的)看到水麵驟升,過去照看那個巢,以為會看到巢翻蛋毀的景象,至少水雞會棄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