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黨在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肩負的任務的艱巨性、複雜性、繁重性世所罕見。
到2020年,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00周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立即行動是把握、抓住機遇的關鍵。“決定是銀,行動是金”,隻有行動,理想才能變為現實;隻有行動,才能一步一步地邁向成功。黨委書記應滿懷信心地帶領本單位的黨員群眾牢記曆史使命,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幹擾所惑,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奮勇前進。
七、增強憂患意識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春秋時期的《左傳》就有“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之說;《周易》中寫道:“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這些格言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我們黨要求全黨同誌增強憂患意識,具有興黨強國的重要意義。
當前,我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突出;不少黨員幹部脫離群眾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以及浮誇吹牛、浮躁輕飄、弄虛作假、懶散怠慢、鋪張浪費等不良現象還很嚴重;“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任務依然艱巨。如果腐敗得不到有效懲治,黨就會喪失人民信任和支持”;改革和發展的道路並不平坦,社會收入差距越來越大;信仰缺失、見利忘義以及黨風、政風、民風等問題亟待解決;“台獨”分裂活動還未得到有效的遏製,民族分裂恐怖活動時有發生;我國某些國土主權問題,尚未得到合理解決;國際形勢風雲變幻,霸權主義仍在橫行。
我們沒有絲毫理由因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而自滿,絕不能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越是形勢好的時候,越要有憂患意識。《貞觀政要》上說:“天下稍安,尤須兢慎,若便驕逸,必致喪敗。”隻有不斷增強憂患意識,才能辯證地看待形勢,辯證地看待成績,勇於直麵存在的問題。隻有不斷增強憂患意識,才能不走錯路,不走彎路,不走回頭路,我們現在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還較低,胡錦濤同誌在黨的十七大上代表黨中央向全黨提出如下的要求是非常正確、非常及時的:“我們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始終保持對馬克思主義、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堅定信念;一定要戒驕戒躁、艱苦奮鬥,牢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努力;一定要刻苦學習、埋頭苦幹,不斷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曆史檢驗的業績;一定要加強團結、顧全大局……為戰勝一切艱難險阻、推動黨和人民事業取得新的更大勝利提供強大力量。”
第六節黨委書記的道德素養
道德,簡單來說就是待人處事的行為準則與規範;再細一些,是依靠輿論、信念來實現調整人們之間、和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行為準則和規範的總和。黨委書記道德高尚、行為正大、誠實正派、嚴於律己、為人表率,黨員群眾就必然心悅誠服、擁戴支持,就一定心甘情願地聽從領導、指揮。
一、誠實守信
誠是真實不欺的品德;誠方有德,無誠則無德;古人以誠為美德。誠的最基本要求,概言之是一個“真”字,誠就是要求人們有真心、真言、真行,對人對事時時地保持純真。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成,未有能動者也。”意思是:誠心善性是天所賦予人的優良品質;保持和發揚這種誠心善性是後天的努力。一個人做到了至誠無偽而人們卻不被感動,是絕對沒有的事;缺乏誠心的人是不能感動別人的。《中庸》中寫道“誠者天道”。意思是說真實不欺、可靠、可信,始終按其客觀規律運行而無偏差,乃是大自然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