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子女坐不住了,母親的懼怕,令他們非管不可了,否則說不定他們一走,母親又會挨打了。於是,董麗果斷提出了前麵的解決方案:“爸,既然你們過不好,那就分開一段時間。媽留在這裏,你不會做飯,我們又工作忙沒時間照顧你,你先去養老院呆一段時間。”一聽兒女們這般安排,心高氣傲的董傳林正在氣頭上,當即同意:“好,我看見她心煩,去養老院更清淨!”
孤獨的養老院熱鬧的家,強勢老父要回歸
此前,董亮和董麗已經考察好了養老院,他們發現,來養老院的老人基本分兩種情況,一種是生活不能自理,完全靠工作人員照顧。另一種生活完全自理的,在這裏可以找到誌趣相同的夥伴,一起搞文藝聯歡活動,反而比居家養老熱鬧開心。董亮和董麗為父親選擇了一家高檔養老院,每月3000元養老標準:單人間,有電視機和獨立的衛生間。2014年5月,董亮和姐姐把父親送了過去。臨行前,楊敏玉默默地幫老伴收拾衣服。不料,董傳林冷不丁衝過來搶過去,狠狠地塞進包裏。這些,董亮姐弟倆都看在眼裏,也越發認為把父母分開是分對了。
送走父親,董亮怕母親寂寞,隨後和妻兒暫時搬過來陪她住。沒有了老伴在身邊,楊敏玉十分自在,每天送走了兒子一家三口,她就去菜市場買菜,回來在樓下和鄰居們聊會天,再準時回來做飯。
董傳林剛到養老院,董麗姐弟不時去看望,怕他有情緒,董麗一再安撫他:“爸,我們對二老一樣孝敬,但是你和媽處不好,我們也為難,你們暫時分開一段時間,我們一有時間就來看你,你照顧好自己。”董傳林嘴巴上一點也不在乎:“你們不用操心我,來敬老院是我提的。我高興著呢。”他還給兒女們講起養老院的趣事:“大家排隊量血壓,我主動讓後麵坐輪椅的老人先量,你猜他們喊我什麼?小董!嘿嘿……你們告訴那個老太婆,我好著呢!這麼多人陪著我,比她舒心多了。”看父親心情不錯,子女們放心了。
家中從此恢複了平靜。楊敏玉和小兒子一家過上了舒心的日子,日漸開朗,有時還能聽到她哼著小曲。董麗看到母親閑暇時舒服地躺在沙發上,腰裏墊著靠墊,茶幾上擺著小吃,十分感慨:“媽活了一輩子,現在這才叫生活。咱爸在,走著坐著都得看他的眼色。”
那麼,董傳林真對兒女們的安排滿意嗎?據案發後他告訴民警,他到養老院半個月就後悔了:“養老院再好,哪裏比過自己的家啊。”可是,礙於麵子,他一再告誡自己說話得算話,另外,他也看出兒女對他不滿,天平偏向老伴,就忍了下來,嘴上也不服輸。
然而,對養老院新鮮感過後,他脾氣不好的個性暴露無遺,令他不爽的事情也接二連三發生了。
首先是這裏的飲食,之前他一直指責老伴的飯菜,現在才知道這裏的飯菜才是難以下咽。他不停地對工作人員提出意見,對方回複說物價上漲厲害。他大大咧咧地說:“那你們提高標準啊,可以多收錢,但要保證大家要吃得好。”旁邊的老人一聽就不願意了,他們正擔心養老院漲夥食費呢,聽他還主動提漲價,不由得來氣:不就仗著兒子有錢,張狂什麼!
由於脾氣急,董傳林和養老院的老人也處不好,有位老人喜歡唱京劇,從早唱到晚,其他人都習以為常,董傳林就難以忍受,兩人住隔壁,本來他晚上睡眠就不好,再聽到那聲音更是煩躁不安。於是,對方一唱,他就去投訴,兩人鬧得很不愉快。由於他耳背,晚上看電視聲音開得很大,也隨後被對方投訴。氣憤之下,董傳林把電視的聲音開得更大了。漫漫長夜,他睡不著,隻有電視陪伴,經常看電視到後半夜。一來二去,周圍的老人都受他影響,對他有看法的老人也多了。於是,當他再興致勃勃地和老人們聊天,講自己的小兒子多成功時,就有人不客氣地戳他痛處:“有出息有什麼用,也不孝敬你,否則怎麼會送你來敬老院!”董傳林一輩子在家中稱王稱霸,頤指氣使,到了晚年被子女送到養老院,本就心中鬱悶,現在又被別人嘲笑,更是憤怒。他自然寸步不讓,從此,和老人們矛盾不斷,很快就被孤立了。正是在那段日子裏,在萬分寂寞中,他想念起了老伴的好,想起家中舒服的日子,開始想回家了。
子女們再來看他,董傳林便開始關心家中的事情,不停問這問那,還關心起了楊敏玉的身體,好麵子的他就想旁敲側擊,讓孩子們知道他的心思,在保住臉麵的情況下,主動接他回家。可惜的是,子女們並沒有體味到他的變化。相反,他們認為父母分居,母親好容易過上舒心日子,一時根本不想改變這種格局。
回家的路有多難,悲憤老父釀慘案
見兒女們無動於衷,董傳林並沒有輕易放棄。2014年9月,董亮來看望父親時,董傳林對兒子講起了他小時候的事:董亮3歲時發燒,打針疼得直哭,對這個小兒子,董傳林很疼愛,也心疼得掉眼淚,懂事的董亮看到爸爸哭,就止住了哭聲。董亮聽後也很動情,因為從小到大,雖然父親對母親粗暴,但對兒女們很關愛。他由衷地對父親說:“爸,我會好好孝敬你,你想要什麼就說。”董傳林鼓足勇氣:“我什麼都不要,爸想回家了。”董亮一聽,十分為難:“就這件事情我做不了主。我回家和我姐,我媽商量一下。”董傳林趕緊表態:“我以前對你媽確實過分,但你們放心,今後我一定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