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後,依舊一身藍衣,外罩綉著黃色八仙花的白紗長袍,白色珠花小簪雙雙插入髻中,臉色圓潤的琴燊坐在庭院中央,她專心撥動著弦,泛起陣陣細水長流的琴聲,圍著她的皆是今次壽宴的客人,無一不專心致誌,好像錯過了便遺憾終生似的。今天是樂治王設宴賞菊的日子,在場的都是王親國戚,各處擺滿了特色菊花,正張牙舞爪散發出誘人的香味。正當琴燊轉換另一曲時,府中的奴才急急忙忙進來通報,樂治王臉色凜下來,然後交待幾句就離席。不到一盞茶的時間後他又回來,琴燊雖然注意到他心不在焉的異樣,但她隻要把自己的角色做好即可,杜花娘等了那麼久,終於如願以償。這位樂治王是當今聖上的五弟弟,才情與雅品頗高,得到他的賞識可謂是如虎添翼,今天她有幸被邀請就已經證明了琴燊的技能,想必將來飛黃騰達也是件遲早的美事。
果然,在那之後,樂治王屢次邀琴,有時會順利聽到她琴聲,有時杜花娘也在其中使些小手段拒絕,讓他心癢難耐。但也沒有因此減掉他的熱情,反而越為其著迷。有一次樂治王請琴燊過府撫琴,卻傳來消息說琴燊得了風寒,他連夜傳召宮裏的禦醫為她看病,還送了許多名貴藥材給她補身體。
於是這件事也傳開了,“樂治王為蘭瑟樓的琴燊擲萬兩隻為琴聲亦為琴深”
琴燊麵對這種謠言總是無奈,風寒隻不過是花娘的一個小伎倆,樂治王何等人也當然明白夫人的意思,做個樣子以表示他的誠意而已,喜愛聽琴倒是真的。杜花娘說她找到了金主,很快就要離開蘭瑟樓成為樂治王的人。這句話倒讓她緊張起來,她畢竟是一個花樓女子,她不能保全自己一輩子,總要去伺候人的一天,隻是內心仍有些期許,或許有一天她為杜花娘賺足夠了錢便可離開,或許有一天遇到有緣人......想到這琴燊揉了揉太陽穴,現實擺在眼前還容自己天真嗎?
十六歲的琴燊在年初一終於贖身被迎進善仁府,樂治王的府邸。樂治王二十八歲,濃眉大眼,棱角分明,高大健碩的身體與其才氣非常不和諧,倒是那白皙的膚色和厚薄適中的紅唇相得益彰,顯得貴氣亦不缺少秀氣,他是好看的,特別是認真聽琴的專注模樣,總會讓琴燊覺得自己能取悅到他而感到愉快。她雖是名樂姬,府中的下人也不敢因為她出身花樓而怠慢,善仁府沒有女主人,其他幾位妾也相當安守本分,各自和睦相處也沒有給臉色她看,或許是覺得她沒有殺傷力吧,除了每天到聲叁院為王爺彈上一曲,生活倒是安逸,如果能一輩子在這府裏撫琴她也別無所求了。
直到到某一晚,她坐在馬車上,抱著琵琶指甲刮著琴背,傍晚時分,她剛用完膳就被王爺傳召,說她要去為一個人彈琴,然後連換衣的準備都沒有就被請上了馬車。她焦慮與不安,不知道要去見何人,也不知道自己身處何方,外頭隻有馬車驅使前行與地上相磨出得聲音,直覺告訴她這不是好的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