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達川走出了一條“依法治區”新路(1 / 1)

達川走出了一條“依法治區”新路

專題調研

作者:許耀桐

四川達州市達川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依法治國的各項部署要求,堅持以法治達川建設和平安達川建設為抓手,推進依法治區,實現法治安區目標,現已成為四川全省的一個平安建設示範區。

實施“依法治區”重在突出為基層治理建製度立規矩。達川區在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精神實施“依法治區”的過程中,深刻認識到國家法律和黨內法規,都是國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會治理所急需、不可或缺的。達川區黨委緊緊抓住法治體係建設的關鍵問題,發揮黨組織製定黨內法規的功能作用,以建製度、立規矩為根本抓手,依靠製度規矩的力量推動“依法治區”,把通過黨組織製定基層治理的製度規矩,看成是落實依法治國、實施依法治區的重要途徑,從而走出了一條新路。

實施“依法治區”重在突出法治與德治相結合。中國共產黨提出的依法治國,這裏的“法”,既指“法製”,又指“法治”。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恪守以民為本、立法為民理念,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誌、得到人民擁護”。這樣的法治文化就是強調,依法治國也要以德治國,把法治和德治相結合,相並重。達川區製定的《十大民生救助製度》針對不同群體製定相應救助標準和程序,是德治的一個範本。其濃鬱的德治色彩,受到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好評。達川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還組織開展孝善文化“五進”活動,評比“十佳孝善家庭”、“十佳孝善個人”和“慈善人士”,充分發揮德治文化的作用,倡導家庭和睦、社會和諧,從而促進了法治建設。

實施“依法治區”重在突出幹部法治思維和實踐。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提高黨員幹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把法治建設成效作為衡量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工作實績重要內容,納入政績考核指標體係。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作為考察幹部重要內容”。達川區在貫徹依法治國、實施“依法治區”的進程中,始終堅定自我完善、自我革新的勇氣,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著力於培養幹部的法治思維,推動幹部的法治實踐。為了培養幹部的法治思維、推動幹部的法治實踐,達川區采取了行之有效的具體做法,即幹部堅持帶頭學法、幹部堅持依法執政、幹部堅持依法行政、幹部堅持公正司法,並取得了良好成效。

實施“依法治區”重在突出群眾在法治中的主體地位。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明確要求,要把依法治國的落腳點落實在“全民守法”上。達川區認真貫徹《決定》的這一重要精神,始終秉持“依法治區”為了群眾、依靠群眾、造福群眾、保護群眾的工作理念,充分調動群眾的參與熱情,突出群眾在法治中的主體地位,讓群眾成為“依法治區”的建設者、受益者和監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