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之初,當馬雲剛剛宣布阿裏巴巴將用上市來過冬之時,卻意外的受到高層的關注,且規格之高更是前所未有。先是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在上海“兩會”上感歎“上海為什麼沒留下馬雲”,接著是廣東省委書記汪洋親自登門拜訪,邀請馬雲到廣東發展電子商務,可見其影響力和個人的魅力非同一般。

由此,社會上掀起了對“馬雲現象”的熱議。那麼,“馬雲現象”的核心是什麼呢?人們見仁見智,莫衷一是。概括起來,可以看出,馬雲之所以成為馬雲,其獨特性在於馬雲所具有的令人難以企及的創業精神。

馬雲的創業精神,就是那種敢於幹大事、做品牌、闖天下、不走尋常路的精神。因為有這種精神,所以馬雲當年沒有被網絡的技術神話所嚇倒——他不懂技術,他仍然敢在網絡上創業;馬雲也沒有被金錢所嚇倒——他覺得自己有想法,錢不是大問題。同時,馬雲深諳中國國情,立足於本土服務,創造性地為中小企業提供了可能的解決方案。當然,馬雲還會宣傳,會推銷,講究領導藝術,團結了一大批精英人才……

從中國文化的角度來看,馬雲不愧是一位新儒商的傑出代表。馬雲雖然沒有“海歸”的耀眼光環,卻也不乏海外文化的滋養;他從小成長於“草根”階層,對中國國情有著深刻的理解。如果不是因為下海經商,他本可以成為一名傑出的英語教師。一旦下海經商,他就把知識的力量、文化的作用發揮到極致。

他善於學習,精於西方的企業運作方式,重視企業文化建設。他經常看曆史書、軍事書,並能引經據典、靈活運用,用曆史上成功戰役的案例來指導阿裏巴巴的一場又一場“商戰”。在阿裏巴巴成立初期,馬雲就開始用文化為企業打下根基。後來,便有了“六脈神劍”,即“客戶第一”、“擁抱變化”、“團隊合作”、“誠信”、“激情”、“敬業”六條價值觀。與眾不同的是,阿裏巴巴的價值觀不僅僅停留在宣傳教育的層麵,而且落實在管理製度中。馬雲倡導簡單的企業文化,使文化落地,成為執行本身,形成有遠見、有內涵、有創意的執行。盡管沒有出國念過一天書,馬雲卻用嚴格的製度保證整個公司在高效、嚴謹的模式下運行。今天的阿裏巴巴是一家世界級的大公司,現在請世界知名機構為公司做財務審計已不足為奇,但令人驚歎的是,在阿裏巴巴成立之初,僅50萬元的資產規模,馬雲就不惜代價聘請國際最頂尖的“普華永道”做公司的財務審計。由此可見馬雲作為企業家所具有的深謀遠慮和博大胸懷。

馬雲又是一個演講天才,雖然他的聲音不夠渾厚、不夠高亢,但他能讓人熱血沸騰,並順著他的方向思考。馬雲的演講天馬行空,給人以“撥得雲開見月明”的感覺,在他的眾多演講中不乏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語句,時有驚豔四座的“狂言癡語”。幾年來,馬雲演講的場所擴大到了全世界。他多次應邀在美國的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耶魯大學、英國的沃頓商學院等全球培養MBA的頂尖學府和達沃斯論壇、世界企業峰會上演講,不遺餘力地推廣品牌,宣傳造勢。

作為一名商人,馬雲是“勘探”市場、開發市場的高手。他有敏銳的市場意識,善於抓住每一次稍縱即逝的市場機會,不斷創造出新的市場。

他認為企業最核心的問題是根據市場去製定產品,必須先去了解市場和客戶的需求,然後再去找相關的技術解決方案。馬雲給阿裏巴巴的戰略定位是為中小企業提供電子商務服務。在當時,中國大量互聯網企業盲目拷貝歐美國家模式的時候,他不但開啟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電子商務之旅,而且創造了一種電子商務的新流派。這是一個國際化與本土化結合的探索過程,需要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氣,但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探索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模式,創造出“鳳凰涅槃”的美麗神話。在短短9年時間裏,馬雲成功創辦了全球領先的企業間交易網站“阿裏巴巴”、亞洲最大的網上個人消費市場“淘寶網”、中國領先的在線支付服務商“支付寶”、以互聯網為平台的商務管理軟件公司“阿裏軟件”、中國最大的網上廣告交易平台“阿裏媽媽”,成功收購了中國領先的搜索引擎“中國雅虎”和中國領先的個人生活服務平台“口碑網”。之後,“淘寶網”又正式推出B2C購物平台“淘寶商場”,從而將阿裏巴巴未來十年,甚至更久遠的發展方向清晰地勾勒出來。在馬雲這位舵手的帶領下,阿裏巴巴從西湖裏的一葉小舟變成了一艘集B2B、C2C和B2C三種業務模式於一身的電子商務“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