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對俄製裁再度升級
觀察
作者:鄒珊
9月18日,普京在主持國務會議時表示,西方對俄製裁違背了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原則
9月12日,美國和歐盟在同一天啟動了針對俄羅斯的新一輪製裁措施。3月以來,美國和歐盟已因烏克蘭問題對俄實施了多輪製裁。上一輪製裁於7月底出台,直指金融、國防、能源這三大俄羅斯關鍵經濟領域。而作為其延伸和修正,此輪方案加大了對俄能源領域的製裁力度。
方案生效後,歐盟公司不再向5家俄羅斯主要國有銀行提供貸款,並禁止對3家俄防務公司和3家能源公司提供債務融資等。在深水石油開發、北極石油勘探、俄羅斯頁岩油項目上,歐盟決定不再提供有關鑽探、試井、測井等服務;軍民兩用產品和軍事用途技術的出口也受限製。另外,歐盟還在禁止入境黑名單上新增24人並凍結其在歐盟資產。而美國則限製向俄國家石油公司等五家企業供應或再出口貨物,並限製用於在滲水及北極石油開發勘探、俄羅斯頁岩油大型項目上的技術支持。
美歐同時強調了製裁方案的可伸縮性。目前,俄烏已就烏東部達成了“永久性”停火協議。烏方稱,大部分俄軍已從烏撤出。而美歐則表示,隻要俄方能夠通過“12步計劃”從烏全部撤離,這些製裁方案可以部分或全部取消。
但俄方態度強硬。普京認為,在烏局勢走向和平之時對俄製裁非常奇怪。俄外交部也聲明,製裁將引發適得其反的效果,與對俄造成的傷害相比,美歐在貿易板塊所受衝擊將更大。並且,俄羅斯的報複措施也“不會讓你們久等”。
上一輪製裁宣布後,俄立即出台反製裁措施,宣布暫停進口多個國家的肉類、奶製品和果蔬等食品,還保留了對西方汽車的進口製裁權。俄羅斯是歐盟的第三大貿易合作夥伴,這一反撲舉措給歐洲經濟造成了不小的衝擊。實施僅一周後,歐洲統計局所公布的經濟數據就已不容樂觀——歐元區GDP增長率同比僅為0.7%。整個歐盟28國的GDP增長率同比隻達到了1.2%,作為歐洲經濟引擎的德國GDP增長率為1.3%,導致該國損失了2.5萬個工作崗位。
眼下,隨著交鋒的進一步激烈化,評論普遍認為這把“雙刃劍”將帶領雙方走向兩敗俱傷的結局。果真如此嗎?“其實,雖然製裁手段與軍事威脅等方式相比,‘邪惡程度’最低,但它見效慢,且的確會為雙方同時帶來傷害。”德國外交智庫“SSC歐洲”的CEO沙費爾(Sebastian Schaffer)告訴本刊,“比如,俄羅斯能源公司降低了在歐零售市場的業務量,但他們又找不到新項目的資金來源和合作夥伴。而歐盟農業則因俄羅斯停止了進口而苦不堪言。”德國不來梅大學東歐研究中心主任普萊內斯(Heiko Pleines)也對本刊說:“但其傷害效應並不會無限製地發展。畢竟,製裁措施有限,受其影響的企業數量也有限。並且,雙方也都在試圖避免使衝突全麵升級。俄方已對烏東部的停火給予了支持,而歐盟則推遲了與烏克蘭自由貿易協定的實施日期。我認為,製裁對於雙方來說,更多的在於象征性價值。”
“但這隻是製裁的‘回旋鏢效應’的其中一麵。”沙費爾說,“對於美國和歐盟而言,還有一點需要警惕,即若製裁導致俄羅斯經濟進一步走向低迷,普京的執政地位受此影響的可能性是不能被排除的。而若真的發生政權更迭,接替普京的又是一位立場更加強硬的人選,這也不是西方國家願意看到的。所以,更有效的途徑其實是加強與普京的溝通,盡可能地協商出一份能為衝突各方接受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