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Richard收購香港電訊隻是在宣布前數小時才向我提及。他的公司發展良好,股價近兩個月內亦從低價回升,電盈與我們長江、和黃集團並沒有任何關係,雖然雙方的高層人員交情良好,但在經營著相同類型的業務上,我們亦一如以往,在市場上互相公平競爭。因為作為上市公司的負責人,我們各為公司股東的最大利益負責。
問:當你的對手一個個退出3G市場,你卻大筆投資了超過160億美金。3G是否是你畢生事業中最大的一場賭博?為什麼眾人皆棄而你獨取?
答:我們投資3G並非賭博,這樣想的人是大錯特錯。對我們來說,3G是一項策劃周詳的業務,並已獲銀行融資。現有4000多名員工正夜以繼日地工作,把這項先進的科技發展為嶄新的服務,並於短期內推出。
3G糅合了有史以來兩項最強大的消費科技:既有互聯網的互動能力和資訊深度,更兼具流動通訊的便利和溝通功能。一部小小的手機,便集合了眾多的功能和設備。
據了解,我們有不少對手退出,主要是基於他們自己公司財務上的考慮,並不是對3G科技缺乏信心。我本人深信3G一定能取得重大的成功。
李嘉誠與長江商學院EMBA學員對話實錄
學員:您剛才談到做人、做商人,在今天的中國社會,幾乎每隔一兩年就有一些著名的公司受到社會的質疑,您能否給這些受到質疑的大公司的領導人一些建議?
李嘉誠:企業的起伏,在中國有,外國也有,但最要緊的是無論企業大小,都要有一點兒核心業務。有核心業務就可以在經濟不好的時候,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這點是我個人的經驗。在1950年我創立長江的時候,隻有5萬港元,但我非常小心,如履薄冰。“發展之中不忘穩健,穩健之中不忘發展”,這是我個人的座右銘。
學員:在目前中國市場經濟還未完全發達的狀況下,法律製度還沒得到健全。做一個好人和做一個商人常常會發生一些矛盾,在社會上我常常會看到一些成功的商人,但他不是一個好人;是一個好人,又做不好一個商人。您是如何解決這些矛盾的?
李嘉誠:矛盾太多了,正正當當做一個商人是不容易的。如果沒有一個原則,從一個不正途去發展,有時候你可以僥幸賺一筆大錢,但是來得容易,去得也容易,同時後患無窮。從正途來發展,國內的機會是非常多的,正途才是最好的。在香港也有走偏路的商人,他們成功很快,但掉下去也很快。
學員:是什麼樣的力量或原動力支撐您從1950年到現在仍孜孜不倦地建設自己的事業來回報整個社會?而我在短短的人生中卻時常很困惑。當前的宏觀調控對我們的影響是很大的,大家都認為這次對民營企業的板子打得太重。所以我們也在考慮創業是為了什麼。李先生對今年宏觀調控下民營企業的發展有什麼建議或看法?
李嘉誠:宏觀調控政策,我個人看法是,國家的計劃是不會讓整個經濟出現大的波動的,我們現有的鋼鐵產量比日本和美國加起來還大,需求量也大,如果不去控製的話,將來是吃不消的。
民營企業在現在的環境下,機會還有,不要放棄,我看應該多跟行家探討,多聽聽大家好的意見,同時自己要研究,最要緊的是自己要投入。
從1950年開始,我無論做什麼事,興趣都非常高,這是我自己的個性。你經營一個實業,必須使自己非常有興趣、非常投入,你才能得到成功。
我一生做過多種不同的行業,在世界上我們有很多的行業,每個行業我都非常投入,這一點說明:事業要成功,自己要投入。有興趣,力量就有了,這是我自己的經驗。
我的看法,民營企業每天情願賺一點點,要非常小心,不要投機取巧,有困難時更要引起自己的興趣,來為改變環境而努力。
學員:我想請教您一個問題,在中國出口增長這麼快的情況下,外國的政府和商家有什麼反應?我們中國的企業,包括我們地方政府,應該怎麼樣引導企業出口進一步發展?
李嘉誠:你提的問題,現在國內好像沒有什麼感覺,但我感到未來是有一點兒問題的。歐洲很多國家,他們的失業率是非常高的,有的超過10%。中國的商品價廉物美,出口歐洲去,當地人的職業受到影響,人家有反感有怨氣是遲早的事。
國內的企業家應該自己想出一個辦法,其實辦法不是沒有的,因為我們的製造業所賺的都是蠅頭微利,而中間商(出口商和進口商)卻賺得很多。要直接找到自己的市場。
學員:聽人講,您的辦公室有兩個字“知止”,外界傳得很神,能給大家分享這兩個字的含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