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府,在宋代就與蘇州、無錫聯袂成片,乃是中吳要輔,八邑名都。這個地方可謂人傑地靈。而這武進縣更是文化重鎮,曆史上自隋唐開科取士以來僅武進一縣就取進士1546名,其中狀元9名,榜眼8名,探花11名,可謂英才輩出之地。
所以這種地方出的官員多了,自然裙帶關係也重。展家是百花嶺下幾個村落中數一數二的大家,加上展孝林在世時候也是進士出身,同鄉同僚又多,縱使人現在去世了,但是留給展家兄弟的什麼世叔世伯還是有一大堆的。
此時展元就從一位世伯家中走出來,這位世伯是展孝林的同科同門,不過分配到了淮南西路任了個勇副尉承節郎的武官。大宋重文輕武,朝堂上是文官天下,武將的職位品級都低的很,這位世伯是個從八品的小官,卻也也是常州武將中數的上的將領,麾下也有上千人馬了。
“世侄啊,這圖你拿就拿了,千萬別外傳啊。”世伯將展元送出門外,低聲囑咐。
展元此時已經是十五歲年紀,身高七尺,身材修長英武不凡。聽得世伯說話忙點頭稱是道:“世伯放心,我又不是敵國的細作。隻是想遊曆四方,此圖斷不會落於外人之手!”
原來展元那日了解武學之道,還有內外之分後,就動了心思,雖然平日練功還很刻苦,但是卻在家裏坐不住了,就想著要去五宗十三派八十一門拜師學藝,練就內家功!
既然要學,就學最高的!這一直是展元在麵對武功時的念頭,作為一個武癡,八十一門中能如他法眼的也就是三家——第一家,冰山北極島,拜長發道人雪竹蓮。不過鑒於雪竹蓮冰山四劍客後來出場的時候雷聲大雨點小,一個個名氣大口氣更大,但是真本事沒多少的情況,這是最後選擇;第二家,四川峨眉山,拜八十一門總門長普渡。普渡教徒的本事不錯,座下峨眉四劍客裏有日後天下排名第十的上三門的總門長白雲劍客夏侯仁,又有排名第五的白衣神童小劍魔白老白一子。但是普渡這個人好像野心很重,硬生生把八十一門分成了上三門和下五門,整部白眉大俠的武林紛爭就是因為這個引起的!所以如果投入普渡門下,很有可能變成武林紛爭的犧牲品,所以這個也是備選。第三也是展元心理最認可的,就是東海小蓬萊碧霞宮,拜師橫推八百無對手軒轅重出武聖人於和於九蓮。於和這個人雖然在原《白眉大俠》裏是反派的最後BOSS,但是也是真真正正的武林第一人!而且不但於和自己厲害,還很會教徒弟,座下大弟子金燈劍客夏遂良是天下武功排名第四的高手,僅次於三位教主級的人物。更主要的是於和的教導思想更貼近於有教無類,麾下之人有君子有小人,有俠客有殺手。可謂五花八門,隻要一心好學於和都要。哪怕於和看出像昆侖僧這樣的家夥是無恥小人,也還收了個記名弟子。所以展元考慮了許久,最終覺得,既然拜師就去東海小蓬萊!
為了去小蓬萊拜師學藝,展元也算下了功夫,先是偷著攢錢,湊盤纏路費。然後又央求著大哥展耀給他買了匹馬。最後又通過管家展福,去拜訪了其父展孝林當年的同窗同僚,也就是上文中提到的那位世伯,通過他拿到了一張大宋的州府地圖。別小看這張地圖,雖然從製圖標準來看,這圖的準確率低的嚇人,但是在那個年代,這張圖算是軍事物資,上麵標注了大宋二十三路各州府縣的位置,是禁止民間流傳的。最起碼展元看著這張圖,在加上一件古老的司南,去東海邊找尋小蓬萊就相對容易多了。
展元也怕拖的夜長夢多,一旦被家人發現,會遭家裏人阻撓,於是挑了個沒有月色的半夜,留書一封,背上行囊細軟。偷著把馬從馬廄中牽出來,就離開了家,一路向南前往東海小蓬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