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官可能要問了,為什麼去東海要往南去呢?因為其實這個東海小蓬萊並非真的在現在意義上的東海,實際應該是在南海才對。因為原著中有說白雲瑞去尋小蓬萊是從瓊州附近上的船,也就是說所謂“雲南滇池島,東海小蓬萊”指的是現在的舟山群島中的某一個島。而展元的家常州府武進縣,是在現在常州一帶,也就是說展元要騎馬從浙江趕奔雲南。
正所謂在家千日好,出門半日艱。展元算上前世這也是第一次出遠門,更何況是騎馬出遠門。加上古代道路不便,交通不好。很多地方都沒有路,隻能繞道前進,有時候走上一整天都沒一個村落,連個落腳的地方也沒有,隻能是風餐露宿。有時候遇到個村落或者小鎮,展元就感歎古人淳樸,找個老鄉家裏借宿一宿,年八月見不到個生人的農戶問都不怎麼問就讓進家中。有時候因為方言原因,連交流都成問題,但是也有的人家非常熱情,送上口飯菜不說還不讓他付錢。不過有的時候展元也遇到過惡人賊人,尤其是在大點的城市鄉鎮,常有蟊賊出沒,都被展元發現揍了一頓。
這一日,展元行入廣南西路梧州境內,此處就是古稱的蒼梧之地,地處位置已經很偏了,鎮店漸少,有時真的是走上一天都見不到一處人煙。
展元展開地圖,仔細看了看,歎了口氣,早知道地圖偏的如此離譜,自己就不該走內陸,而是沿著海邊走,就算地圖不準,但是大致方位不會錯,雖然繞遠一些,找瓊州應該也好找。而如今自己已經走出來快五個月了,中途就換了兩次馬,看著這地圖隻能猜測自己已經道了梧州附近,但是具體怎麼往梧州城走,可以一點辦法都沒有。
展元腳下這條“路”,其實也都算不得路了,就是一條長的草稍微少些的土道,遠遠看去有些道路的樣子,若是有下雨泡過的地方,或者山石滾落的地方,還得仔細扒開尋覓,否則這僅有的“路”也都找不到了。
隻是展元哪裏知道,就是這樣的“路”也來之不易,這是當年秦始皇征百越的時候,修建的“馳道”!到宋朝就已經有一千二百年曆史了!那是可沒有水泥瀝青,就是碎石墊基,黃土礌實,一層一層黃土鋪出來的!千年還能有形狀,這工程質量,可比現在某些“豆腐渣”強出百倍了!
展元自然是不知道,隻是埋怨地圖不準道路不好。慢慢的驅馬又走了有十幾裏地,還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眼看天就黑了。展元心中暗想:難不成今天又要露宿郊外?雖然他已經有了不少的露宿經驗,也在前一站路過桂陽的時候買了定氈布的帳篷,但是終究是想找間房子住。畢竟這個年代,山裏是真的有虎狼之類的野獸,所以睡一會就得起來給火堆補柴,他就自己一個人,睡也睡不踏實。
眼看太陽馬上落山了,展元忽的見前麵不遠處有炊煙嫋嫋,心中大喜。快馬加鞭衝向炊煙所在。
這是個孤零零的小草房,房子前麵搭著個涼棚,涼棚下擺了三五張桌子,棚子邊上還掛著個幌子,寫的是“悅來店”(這是古代第一的大型連鎖快捷酒店了吧),一個小夥計正趴著桌子邊上打盹。
展元一看是家客棧更高興了,快馬跑到棚子邊,翻身下馬。這一出聲,夥計醒了,見來了客人,急忙迎出來道:“呦,客官您來了,裏邊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