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良被展元打斷,幽怨的看了展元一眼,然後歎口氣道:“真是好良言難勸該死的鬼啊,既然如此,那咱們就手底下見真章吧!”徐良話音未落,那個“章”字還沒說完呢,身子一飄就到了展元身前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金絲大環刀依然擎在手中,一招“力劈華山”就劈展元的腦袋。
展元急忙身子往後一縱,施展“朱雀遊”的身法,閃過徐良的這一刀,往回退的過程中,腰裏別著的子午雞爪鴛鴦鉞就到了手裏了。徐良可沒給展元喘息的機會,一刀沒中,緊跟著人就往上邁步,抬手又是一招“蓋頂三刀”,唰唰唰三下接著劈展元的腦袋。展元也沒停手,雙鉞往上一架,就硬抗了徐良這一招。
隻聽“倉啷、倉啷、倉啷”三聲,徐良的三刀都劈在展元的雙鉞上,打的火星四濺!倆人都沒敢繼續進招,而是各自抽身撤步,檢查自己的兵刃是不是受損了。展元收回鴛鴦鉞一看,見鉞身上依舊鋥光瓦亮,連個豁口印子都沒有,不由得感歎當日神手匠萬遷的手藝精湛。
徐良也回身看了一眼自己的金絲大環刀,發現刀身上也沒有毛病,依然鋒利如初。倆人就知道,從兵器上是奈何不了對方了。但是也明白,對方也傷不了自己的兵刃。於是倆人又一次欺身進步,向對方攻去。
徐良用的是八卦萬勝刀的刀法,這套刀法始創於山三門之一八卦門,乃是南北朝時期,八卦門開山鼻祖楊子冼所創,講究刀長身矮,但見刀走不見人行,用起來起落擺扣,身法左轉右旋。一百零八路刀法能變化出劈、紮、撩、砍、抹、帶、攤、拉、截不同法門,綿綿不斷,滔滔不絕,似遊龍,如飛鳳,變化萬千。其中根本的要點是刀法和身法分開,招招不離身形的變化,步法輕靈,其閃轉全在腰之靈活,其進退全在腿之快速!
可以說徐良的這套刀法和展元的子午雞爪鴛鴦鉞的鉞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展元的鉞法是融合了迷蹤拳、水晶宮的功法、碧霞宮的鉞法凝練而成,鉞的變化以迷蹤拳為根,而身法變換則以八卦掌的步伐為本,而徐良的八卦萬勝刀的步伐也是八卦掌!隻不過這個時候,八卦掌還是八卦門的一種掌法,遠沒有展元學的時候那麼高明和凝練。後世的八卦掌可是在八卦門並入了武當之後,經過多少代大師苦心鑽研才研究出來的,尤其是八卦掌大師董海川的再次加工,似的其威力又一次倍增。
因此倆人動起手來,招式不同,但是身法路數頗為相似。兩個人就在台上竄蹦跳躍,刀和鉞上下翻飛。剛開始台下的人還能看見倆人的身形,等到後來,就隻能看見兩團影子在擂台上不斷碰撞!
倆人打了有七十多個回合,展元心中暗歎,這徐良真了得啊,這麼輕的年紀,招式精妙進退有序,比自己當年強出不少啊。而且難得的是內家功力也紮實,內家功力都耗到了現在居然還能支撐!
徐良可不知道展元在心裏誇自己呢,他現在是有苦自知。別看他勉強和展元打成平手,但是實際上此時他的內家功力已經耗幹,全屏一口氣咬牙堅持。而且最重要的是,徐良真跟展元動起手來,才發覺自己居然毫無勝算,有好多招的破綻都被展元一眼發現,逼得的自己隻能頻頻換招。雖然表麵上倆人平手,但是徐良能感覺到,自己始終被被壓著打呢。
徐良也豁出去了,心說話:反正真刀真槍對著幹,我肯定不是對手了。不如把我身上這點零碎都抖摟出來吧!想到這兒,徐良加緊進攻了三招,然後猛然虛晃一招跳出圈外!徐良剛剛站定,就衝著展元一樂:“我請你吃點好東西,你招家夥吧!槽子糕、槽子糕、江米條……”
一邊說著,徐良倆手可沒停,倆手輪流的發出暗器。著槽子糕就是指的末羽飛蝗石,江米條就是鏢!徐良這鏢客跟別人的不一樣,他這是斤鏢。什麼叫斤鏢呢,就是徐良扔出的鏢一個就有一斤沉啊,一般人根本就扔不動!
一時間,鋪天蓋地的暗器就湧向展元,展元卻哈哈一笑,叫了一聲:“來的好!”
欲知後事,且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