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出處

《孔叢子·論勢》:“燕雀處屋,子母安哺,煦煦焉其相樂也,自以為安矣;灶突炎上,棟宇將焚,燕雀顏色不變,不知禍之將及也。”

成語解釋

《孔叢子·論勢》:“燕雀處屋,子母安哺,煦煦焉其相樂也,自以為安矣;灶突炎上,棟宇將焚,燕雀顏色不變,不知禍之將及也。”

釋 義

燕子呆在屋子裏麵,母子互相喂養,一片安詳相愛的氣氛,自以為很安全。爐灶的煙囪裏的火燒到上麵去了,屋子要被燒了,燕子的樣子不變,不知道災禍將要降臨到自己頭上啊。

成語釋義

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禍臨頭而自己不知道。

成語故事

戰國後期,秦國攻打趙國,趙國的近鄰魏國卻見死不救,認為這對魏國有利。魏國相國子順可不這樣認為,他認為秦國勢力強大,侵略成性,魏國不能像房梁下的燕雀那樣過著安逸的生活,因為房屋發生了火災,燕雀就沒有棲身之處了。

一點感悟

起陸龍蛇終有日,處堂燕雀欲何為? 柳亞子《寄少華甬上四首即效其體》

生活總是充滿了變數。我們處於安定的生活時,對於下一步往往缺少考慮。所謂“居安思危”,安逸時更要想到可能會出現的危險或者不利局麵。未雨綢繆,方能化險為夷,活的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