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全球化的突出表現之一,是產業價值鏈由本地化開始經過區域化向全球化延伸,並最終形成全球生產網絡。全球生產網絡的形成與發展,給企業帶來了持續的競爭優勢。世界各大汽車巨頭都把發展並完善全球價值鏈為己任。獨資或合資的供應商在汽車業全球生產網絡中也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中全球大型和獨立的零部件供應商,如博世、麥格納國際等,它們也擁有雄厚的資本和先進的零部件開發製造技術,一方麵獨立向整車製造提供零部件,另一方麵滿足整車製造商的同步開發甚至超前開發的需要。獨資或合資的主要供應商是指其他的一級供應商,可能與整車企業的獨資或合資公司。他們旗下又分別有獨立、獨資或合資的一般零部件供應商作為支持,他們多為當地零部件供應商,居於相對附屬的地位,他們的競爭優勢主要源於低成本,快速靈活的交貨。主要零部件供應商在整車製造商和當地供應商之間起到中介作用,主要的零部件供應商能夠建立起自己的微型全球生產網絡。
中國汽車產業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中國汽車產業價值鏈的現狀和問題表現為:(1)價值鏈的不完善和各個環節的相互脫節,國內汽車產業價值鏈沒有形成;(2)地方保護主義盛行,地區封鎖、區際分割現象嚴重,汽車產業無法實現區域分工和合作。(3)嵌入全球價值鏈時在低端環節徘徊,無法向高端攀升。以下分別從政府和企業的角度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一、政府角度
從全球生產網絡的角度來分析產業升級,就是用開放的、整體的視點來看待汽車產業發展和政策調整等問題。
全球生產網絡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之一就是生產網絡對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影響。從產業角度上看,汽車業全球生產網絡是一個以整車跨國公司建立的全球價值鏈網絡為基礎,零部件供應商的全球價值網絡為支持的全球生產網絡,整車製造商之間、零部件供應商之間以及整車製造商和供應商之間通過多種關係相互聯係和協作。整車跨國公司,特別是六大集團作為汽車業全球生產網絡的領導廠商(旗艦企業),它們擁有雄厚的資本、高端的整車製造技術、先進的研發水平、高價值的品牌以及遍及全球的合資和獨資子公司,這些獨特的優勢使他們占據價值鏈中利潤最多的環節,同時這些環節有較高的進入壁壘。由於整車旗艦企業占據了價值鏈上的戰略環節,控製了全球生產網絡的核心能力,因此成為整個網絡的發起者、組織者和驅動者。其他的整車製造商成為其合作夥伴,通過諸如戰略聯盟這樣的靈活有效的方式進行優勢互補。整車廠商的分銷商多為自己的分支機構,因為汽車價值鏈的另一個高端價值環節就是汽車的銷售、售後和其他服務,特別是汽車金融服務,這些環節存在著巨大的利潤空間。
從全球價值鏈的角度看,提升中國企業和產業可持續競爭力的支持性政策是多方麵的。由於缺乏核心技術,中國汽車企業在全球價值鏈中多處於附加值較低的加工製造環節,極大地影響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因此政府應建立有效的國家創新體係,提高對前沿性、戰略性、原創性技術領域的研究和開發投資。這對於汽車、軟件、機械裝備等技術密集型產業進入全球價值鏈,參與更多高附加值的經濟活動,實現產業的功能升級尤為重要。政府還可通過政策引導、扶持相關產業內領先企業間製定技術標準,並力爭使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標準在成為全球標準的協調中發揮重要作用。比如,對中小型零部件供應商而言,ISO9000認證和QS9000認證是基本的。在這方麵,政府或者行業協會可以提供多方麵支持:一是標準的引入、推動和實施,如ISO9000、QS9000、ISO14000等;二是教育和培訓係統的建立,包括生產技能的培訓;三是各種公共測試、測量和校準設備平台的提供,新材料的開發,以滿足全球采購係統對哪怕是很廉價的零部件的質量要求。與此同時,政府應製定保護性的政策措施。例如,在國內建立進出口產品市場預警機製,監測國內外市場的銷售、價格、數量等信息,借鑒國際經驗,運用技術壁壘、綠色壁壘等工具建立相應的保護措施;同時,要將產業政策、競爭政策和貿易政策結合起來,適時把握有關國家的政策變動,以便迅速進行協調和製定對策。此外,國家要積極鼓勵企業間的兼並合作,尤其是跨區域的合並重組,推動企業在更高層次、更大規模參與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