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議促進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1 / 2)

淺議促進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產業經濟

作者:江彤

摘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經濟更是成為支撐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得到了各地的高度重視,促進了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經濟不斷向前發展,但目前我國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經濟在可持續發展方麵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認真加以解決。本文以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為研究對象,首先對我國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製約因素進行了分析,最後就如何促進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對策

我國改革開放36年來,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目前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這其中離不開我國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也利益於地方政府對高新技術產業經濟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但在我國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大力實施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曆史條件下,我國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經濟在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差距和不足,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認真加以解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打造核心競爭力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性舉措,地方政府必須把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經濟作為打造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載體,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提出的新要求,以改革創新精神積極推動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一、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製約因素

(一)政策環境製約

高新技術產業具有投資大、見效性的特點,甚至還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因而必須依靠強有力的政策支撐。盡管各地都高度重視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比如很多地區高新技術產業占GDP的比如都已經超過20%、個別地區甚至達到50%以上,表明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經濟已經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但一些地方政府仍然存在著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經濟政策環境不優的問題,比如對初創型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缺乏資金支持,再比如商業銀行對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惜貸”等等,不利於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二)發展模式製約

盡管我國各地都高度重視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經濟發展,但目前在發展模式上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麵,區域性高新技術產業經濟缺乏自主創新能力,高新技術產業仍然停留在技術引進、產品組裝、來料加工方麵,還沒有擺“代工廠”的發展模式;另一方麵,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研發經費的投入十分有限,不僅地方沒有建立研發平台,而且企業自身研發能力十分有限,研發費用的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都在1%左右,這樣的研發投入根本無法保證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三)成果轉化製約

從目前我國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經濟的發展情況來看,科技成果轉化率低已經成為製約我國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由於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經濟政策和模式的製約,很多地方盡管有很多高新技術科研成果,但轉化率較低。比如某市屬擁有全國“大學城”的稱號,不僅科研機構密集,而且各級各類大學也十分集聚,2013年共有各類科研成果10000餘項,但由於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經濟“產、學、研”體係不夠完善,科研成果轉化率還不到10%,很多科研成果閑置或外流。

二、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有效對策

(一)加大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經濟政策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