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職院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探究(1 / 2)

高職院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探究

理論探討

作者:楊霖

摘要:社會經濟的發展,改變了人才市場需求的格局,社會和企業迫切需要應用型人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已經轉變為以市場為導向,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培養出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本文主要闡述了人才市場的需求現狀以及高職院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途徑。

關鍵詞:高職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和國家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企業對人才需求的規格和要求已經發生了變化,由對單一技能型或傳統畢業生的需求轉化成對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應用型人才”這個名詞正在逐漸被社會和公眾所接受。高職院校隻有加快培養應用型人才,才能有效解決目前企業找不到適合工作崗位的人才與畢業生找不到

工作崗位之間的矛盾。

一、人才市場的需求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高等教育從過去的“精英教育”轉向了“大眾教育”,招生的規模不斷擴大,增加了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從企業的招聘信息上可以看到,人才市場的需求格局也發生了變化,人才市場上競爭的主流由學曆文憑競爭轉向素質能力競爭,企業對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增長,迫切需要大量的知識與技能兼備的應用型人才。

社會在需要具有理論研究創新的學術型、研究型人才的同時,更需要麵向現代社會的高新技術產業,麵向工業、工程領域的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懂技術會操作,具有生產組織、工程實施、分析與解決技術問題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企業的用人標準向注重人才實際能力方向轉變,企業招聘時主要以能否勝任工作為標準,看中的是應用創新能力。

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現狀集中體現在知識、能力和素質三個方麵:知識結構方麵,基礎理論知識要紮實,專業技術知識要精通,高新技術知識要強化;能力結構方麵,要具有較高的整體設計的基本能力,崗位基本操作能力,創新能力,生產運行管理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素質結構方麵,還要求有認真紮實的工作態度,吃苦耐勞的敬業精神。

二、高職院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途徑

作為高職院校,如何才能把學生培養成為適應市場需要的高技能、複合型的高素質應用性人才是十分重要的。

1、轉變教育觀念,明確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以提高學生全麵素質為宗旨,這是高職院校在新形勢下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教學定位。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高校規模的不斷擴大,社會對研究型人才的需求並不像原來那麼多,而那些具有一定專業知識、有很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創新意識高的應用型人才更能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因此,高職院校應該轉變教育觀念,根據職業崗位需要確定實踐應用技能教學,明確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2、加強校企合作,提高理論知識與企業實踐的匹配度

要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僅僅依靠學校的資源和環境往往是難以實現的,必須要有現代企業的有力支持,接受企業文化的熏陶,在企業環境中磨煉。所以,依托企業走校企合作辦學之路是培養貼近

生產實際的應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徑。校企合作辦學的人才培養目標是以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依托行業發展,構建適應現代經濟發展的新型教育模式,實現人才從學校到企業崗位的零距離接軌,以勝任企業崗位的需要。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培養“雙師型”教師

培養教師實踐能力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有計劃的選派專業教師到企業頂崗實踐鍛煉。通過頂崗實踐鍛煉,可使教師能夠深入了解先進技術或工藝手段在生產中的實際應用;能全麵熟悉本專業課程所涉及的生產過程,弄清楚各生產環節之間的關係,為專業課程教學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夠向工廠科技人員學習,從而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自己的實踐技能和科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