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教學的現狀及發展
理論探討
作者:劉若冰
摘要:隨著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教學雖然有了不小的進步,但是還存在很大的不足。落後的教學方法、匱乏的實踐教學經驗、脫離教學目標的課程內容、專業文化較低的會計專業教師等都是現在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所以,為了提高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教學的教學水平,培養優秀的會計人才,應該優化中職學校會計專業的課程結構,提高中職學校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師的專業知識並改革教師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中職學校;會計教學;現狀;改革
職業培訓和中職學校是兩種不同的概念,有著本質的區別。中職學校注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訓和社會實踐能力的提高。所以,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需要,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教學應該注重學生的會計專業技能培訓。為了提高學校的教學水平,學校應該積極探索學校會計專業教學存在的不足並加以改進和完善。
一、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教學現狀
中職學校培訓的會計課程內容應該和會計人才培養的目標、層次、規格等相同。會計專業本身就比較複雜,具有一定的難度。許多中職學校會計專業畢業的學生從事會計職業的時候,對許多業務的操作很不熟練,這種現象就說明中職會計專業的教學還存在很大的問題。學校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根據會計專業的專業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致使學生的學習效果不好,學校的畢業生缺乏踏實的專業技能和素質。
1、會計專業教學內容脫離會計職業要求和目標
會計專業具有很大的難度,並且一些中職學校在逐漸向高等教育發展,已經不僅限於中職教育。一些課程像注冊會計師、涉外會計、國際會計、網絡會計等本不屬於中職學校應該開設的課程現在已經成為了中職學校的必修課,並且這些課程對中職學校的學生來說具有很大的難度。中職學校開始逐漸減少專業基礎課和文化課程的比例,加大專業課所占的比例。中職學校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比較重視專業技能的培訓和社會實踐能力但是中職教育並不是職業的培訓而是學曆教育的一種。所以,不能夠隨便的減少學生文化課的比例。一些中職學校為了提高學生們的專業技能,過於心急,增加專業課所占的比例減少文化課和專業基礎課的教學時間,使得中職學校會計專業的教學時間和內容很大程度上造成結構失調。導致學生們的思想道德素質低下以及畢業後的職業道德比較差,中職學校學生的整體素質也比較低。學校老師在教學過程過於重視專業技能的培訓,在講解文化課和專業基礎課程的時候,沒有積極性,按照課本照搬思想套路,造成學生對這些課程也不太重視。一心覺得隻要學習好專業課程就能夠提高學習成績,增加專業技能,畢業後就能找到好的工作。所以,一些中職學校對專業課程的過於重視導致文化課程和思想道德課程的設立相當於空殼一樣,起不到什麼根本作用。
2、教學方法不新穎,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不相符合。一些中職學校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方法比較傳統化,沒有吸引力,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降。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主要動力,或者說幾乎是唯一動力。人的所有行為都需要直接或間接的按自己的意誌來行動,但這都要有足夠的動機,可能外界壓迫或一時的發憤能夠暫時地充當行為的動機,但任何單純的被動行為是不能長時間持續的。隻要具有了興趣這一內在動力,學習行為才可以長久的堅持下去。而老師的教學方法引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學生的學習成績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教學的方法很多種類,教師應該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計劃講解而不是死板硬套傳統的教學方法,因為這種方法未必適合每一個學生。傳統的教學方法,老師是課堂的講授者,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