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回荊州再激周瑜(2 / 2)

孫夫人正色叱道:“都是你這夥匹夫,離間我兄妹不睦!我已嫁他人,今日歸去,須不是與人私奔。我奉母親慈旨,令我夫婦回荊州。便是哥哥親來,也須依禮而行。你二人倚仗兵威,欲待殺害我耶?”

幾句話將四人罵得麵麵相覷,不敢作聲,都暗中思量:夫人與吳侯一萬年也是兄妹,且吳侯侍母至孝,國太又深愛其女,當真翻臉吃苦還是自己。於是喏喏連聲,並不敢出言辯駁。

孫夫人見四將又不上前,再令推車而便行,自己親自斷後,使四將不敢追來。一行人馬急急趕路,及至劉郎浦,漸近荊州地界,劉備心才稍寬。命人四下沿著江岸尋渡,但望江水彌漫,並無船隻可渡。

延時片刻,又見得後麵塵土衝天而起,劉備與趙舒蹬高而望,但見軍馬蓋地而來。前兩番都是夫人喝退,今番必然有吳候嚴令,劉備不禁擔憂,歎道:“連日奔走,人困馬乏,追兵又到,死無地矣!

趙舒一時也正沒了主意,四下張望,忽見江岸邊一字兒拋著拖篷船二十餘隻,驚呼道:“主公且看,有渡船。”心中暗自慶幸,孔明這該挨千刀的家夥終於還是沒有把這最重要的事情忘卻。劉備也是大喜過望,急忙指使眾軍士上船。

劉備才與趙舒登船,就聽艙內有人笑道:“主公且喜!亮在此等候多時。”大笑而出,不是孔明是誰?再看身後還跟一人,赤麵長須,綠袍玄甲,卻是關羽。劉備虎口脫險,心中歡喜,也大笑道:“若非二弟與軍師,備恐回不得荊州矣。”眾人再相互攀談幾句,便命令士卒開船,回轉荊州。

回頭看時,吳軍皆停在岸邊,望船興歎。眾軍擁簇中一人,白馬銀盔,人才風流,正是周瑜。趙舒見他也在,不由低聲道:“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明在一旁聽見,大笑不止,乃道:“經緯之言甚妙,可命軍士大聲喊之。”

趙舒心下駭然,周瑜箭瘡不愈,這般喊叫不是要他性命麼?待要阻攔,卻已不及。船上劉備軍士皆高聲大喊:“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數千人齊聲喊來,聲勢浩大,水麵之上又無屏障,傳播甚遠。

趙舒趕到船頭,再看周瑜之時,已經大叫一聲,跌落馬下。孔明三氣周公謹被後世廣傳為佳話,如今周瑜卻是兩番都被自己氣得箭瘡迸裂,且仍舊借得是原本孔明該用的計謀。看著東吳眾將救扶周瑜的慌亂景象,趙舒忽然想起那日聽見的優美琴聲,若周瑜仍然英年早逝,小喬日後似乎還能再彈奏出這等琴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