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聽是益州來人,急命請入,少時,便見一人戎裝而進,虎麵含威,四方闊臉,英氣襲人,上前朗聲道:“末將張任,拜見皇叔。”聽得是西川第一名將,趙舒不由多看了幾眼。
劉備乃起身道:“久聞將軍大名,今日一見果然威武不凡,快快請坐。”
張任坐下,環視帳中諸人,乃道:“末將奉益州之命前來勞軍。所備資糧餞帛,盡在營外,望請皇叔笑納。”劉備又再三稱謝,後問道:“備久不見永年,一向可好?”
張任這才緩緩道:“末將特為永年之事而來。”劉備見他神色凝重,惟恐大事,急問道:“何事有勞將軍親來?”
張任再看左右,不發一言,劉備已明其意,乃笑道:“帳中諸公,皆備心腹,將軍有話但將無妨。”張任依言起身道:“聞永年有書至皇叔處,末將以為此議斷不可行。”這話出口,頓時讓趙舒犯傻,怎麼張任和張鬆當真還有勾結,一起迎劉備入川?
劉備一時覺得猶豫,張任便又勸道:“皇叔新來蜀中,於民無惠。而劉季玉父子久居此地,已深入人心。況川中兵將借由其親信統領,急切除之恐生禍亂。”趙舒也不禁微微點頭,以長遠看來,現在確實不是殺劉璋的時候。
劉備也覺得張任所言有理,點頭道:“謝將軍提醒,備也無此意。”隨即又問道:“但若不行此計,將軍可有良策助我?”
張任見劉備同意,神色稍鬆,答道:“皇叔可引軍暫去葭萌關屯紮兵馬。名為川中屏障,又可得益州兵馬錢糧,以為資本;廣收人心,結以為援。待時機一至,再出兵取川。此計雖慢,卻穩妥可行。”
龐統卻出言質問道:“主公若去葭萌,離成都相去甚遠。其間關隘重重,日後取之恐極不易耳。將軍可別有打算?”
張任點頭答道:“這位先生言之是也。任有二密友,乃白水都督楊懷,高沛。此二人鎮守涪水關。任雖不才,奉守雒縣。待皇叔大軍一至,兩處都可開門出迎,取之何難?攻城為下,攻心為上,皇叔若失人心,雖得西川,恐亦不久守矣。”
龐統頓時無言以對,隻望著劉備。劉備沉吟片刻,終於再點頭道:“將軍之言甚是,備受教也。”於是打消就此斬殺劉璋念頭,命人置備酒宴款待張任。
翌日,劉備入城與劉璋相見,互告衷情,相談甚歡。又次日,劉璋又親自來劉備營中回拜。宴席當中,龐統向魏延一使眼色,魏延便拔劍起身道:“軍中無樂,末將願舞劍以助酒興。”趙舒再看左右,卻早有不少軍士入帳,知其便欲於席中除去劉璋。
劉備也明其意,正要出聲喝止。張任卻已經拔劍起身道:“舞劍必須有對,某願與魏將軍同舞。”遂與魏延對舞於席前。少時劉封亦拔劍起身,劉璋手下諸將也各掣劍而起。劉備見舞劍之人愈多,恐不好收場,忙取配劍喝道:“吾兄弟相逢痛飲,並無疑忌,此又非鴻門會上,何用舞劍?不棄劍者立斬!”劉璋也喝罵手下諸將,眾人乃各自收劍而退。劉備怕劉璋見疑,又對眾將道:“吾弟兄同宗骨血,共議大事,並無二心,汝等勿疑。”劉璋昏弱之人,聞言感激涕淋,謝道:“吾兄之恩,誓不敢忘!”當日遂盡歡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