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克軍寨心疑張任(2 / 2)

趙舒猜到他身份之時,也記起此事,現在聽其道來,仍舊暗怪自己大意,一心隻在意龐統生死,竟然忘了此等要事,險些誤了前寨萬餘將士性命。劉備隨即大悟,急忙召來魏延,使引一軍前去涪江巡視,又拜彭羕為幕賓,設宴洗塵。

魏延引兵前往,巡視數日無果,又遇大雨,便欲退兵回寨,卻收得營中消息,嚴令降水之日,更需得嚴加防範。魏延既不得歸,心中正埋怨之際,果見人馬響動,有川軍前來,於是大喜,不等對方發覺,便先揮軍衝殺過去。

川將卓鷹奉主將之命前來掘涪江之水,欲退荊州之兵,卻不想風雨之中,對方還有準備,等魏延殺至,措手不及,隻得三五回合,便被生擒,所帶兵馬亦都投降。魏延即刻押解其歸寨,劉備親自招之,卓鷹乃降;又重賞魏延,川軍於是再折一陣。

又次日,劉備再聚眾將至帥帳,手持一書,道:“昨夜雒城張任將軍使人送信,言川軍連日數敗,盡皆喪尚膽,約定今夜三更,在城中舉火為號,獻城來降。”大軍已在雒城耽擱許久,如今聞之,眾皆大喜,便有數將請命欲戰。惟獨趙舒不語,劉備怪之,問道:“經緯何以不出一言?”

趙舒對張任其人,總有些放心不下,乃道:“川軍雖然連日皆敗,但城中士卒尚有數萬,更有劉循,吳懿等將,皆劉璋親信,誠恐取之不易。”劉備聞言便有些猶豫,龐統卻道:“先生此言差矣。城中兵將雖眾,但士氣全無,敗軍之將,何以言勇?今又有張將軍為內應,此時不取,更待何時?”眾將也都有附和。

劉備心念再轉,點頭道:“我軍在雒城耽擱已久。實不宜再拖延時日,恐生變故。”便欲傳令出兵。趙舒急切起身,衝口喊道:“張任其人可信乎?”眾人頓時默然,此仗勝負全賴張任,但卻都不熟識,誰敢冒然作保?

法正時在帳內,見眾人不語,也起身道:“趙軍師何其多疑?張將軍與我等誠心投靠主公,決無二誌。莫非軍師以為就汝一人能報效主公麼?”言語之中多有不悅。劉備恐二人傷了和氣,乃出言勸阻,言辭之間卻也頗讚成是夜出兵取城。

趙舒見勢不能止,忽記起孔明之言,乃道:“舒夜觀天象,太白臨於雒城之分;主將帥身上多凶少吉,故請主公謹慎。”劉備見其再三阻止,心下亦有所猶豫。法正卻私謂龐統道:“此軍師不欲吾等建功也。”趙舒聞言即怒視相視,大聲道:“同為主公效力,何分彼此?孝直之言未免過甚。”法正冷笑一聲,並不答言,隻將腦袋別到一旁。

龐統卻深然其言,大聲道:“統受主公大恩,情願以死相報。軍師惜命不往,統卻願為主公分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