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克壽春曹操親征(1 / 2)

曹操本姓夏侯氏,不論夏侯淵,還是夏侯敦都是其本家。樂進見夏侯軍馬漸漸不敵,惟恐有失,急道:“文遠若在遲疑,城外兵馬必全軍覆沒。”張遼也好生為難,二夏侯俱是曹操親信兄弟,今日如若見死不救,他日見到曹操,當如何交代?但若出城助戰,又恐中計,再失壽春,罪過也擔當不起。

張遼再遲疑片,吳軍已經占絕對優勢,將夏侯部隊圍在核下,眼見就要淹沒在東吳軍士之中。張遼猛一拳擊打在牆垛之上,回顧眾將道:“某自引軍前去救援,公等謹守城池,若不見某親至,不得擅開城門。”急忙下城,點齊兵馬殺出城外。

趙舒在營中得報張遼終於引軍殺出,心中大喜。張遼擔心的不假,東吳營中動亂撕殺都是趙舒誘敵之計。因見張遼殺出,急忙請呂蒙,甘寧,徐盛,周泰四將分守四門,嚴令不許放張遼一人一騎再回城中,若有所失,軍法嚴懲。

張遼帶兵衝入吳營,開始吳軍還不作抵抗,為鳥獸散去,後來卻漸漸四下圍將上前來,越殺越覺心驚,知是中計,急欲轉身殺回城中。可是進來容易,出去難,張遼勒軍回轉片刻,就見一將擋住去路,視之,乃東吳大將甘寧。二將更不答話,大戰一處,殺得十餘回合,吳軍越圍越多。張遼不能纏鬥,隻得拔馬率軍轉戰西門。又有周泰引軍阻攔;又轉向北門,也有呂蒙阻攔;再轉東門也有徐盛,皆奉將令,拚死不放張遼入城。張遼轉戰四門,早已人困馬乏,又見天色已晚,終不得入城,隻好歎氣懊悔,棄壽春奪小路而去。

趙舒見張遼敗走,心中更喜,知計已成,又請陳武,董襲二將帶兵馬換上曹軍旗甲,帶著在軍中找到與張遼相貌相似的軍士,徑到城下賺門。樂進,李典等將在城上見張遼大軍殺入吳營後,營中殺聲大作,半日不息,心中都十分擔心。眼看天色已晚,隱隱見一路曹軍人馬殺至城下,就聽有人大喊:“張將軍回城,速開城門。”

樂進聞言大喜,興衝衝就要打開城門。李典卻在旁邊阻止道:“文謙且慢。張將軍曾言,若不見其親至,不得開門。”於是大聲對城下問道:“張將軍何在?可上前答話。”城下便有軍士扶出假張遼,火光中見他滿身血跡,雙目緊閉,似有重傷在身。旁邊護衛答道:“張將軍身受重傷,還請二位將軍速開城門。”言音剛落,又聽得後麵有東吳軍馬殺至,各大聲喊道:“休走了張文遠。”

樂進,李典不感再有遲疑,急忙命軍士打開城門。陳武,董襲二人在城下見城門已開,急揮軍一擁而入,殺奔城內。樂,李二將為防吳軍追兵,都是帶有兵馬迎接,一見形勢不對,急命軍士抵擋。奈何吳軍勢大,軍中又有人高呼:“張遼已經陣亡,降者免死。”曹軍不知真假,皆無戰心,向後就退。樂,李二將隻得引敗軍且戰且走。

吳軍由南門殺入,又分兵接應其他各門,一時間城內殺聲震天,其餘諸門也相繼高破,樂進,李典見大勢已去,隻得領兵殺出北門,卻又見一大將攔住去路,視之乃甘寧,躍馬橫槍,大聲道:“壽春已失,何不下馬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