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將也不願纏殺,揮軍向前直衝,卻被甘寧一箭,正中樂進麵門。李典大驚,急率眾軍拚死護住樂進,殺開一條血路。甘寧因見曹軍拚死相戰,隻得命軍士放開條路,待曹軍過半之後,又揮軍掩殺。曹軍皆欲逃命,不複陣隊再戰,被吳軍追來,隻得扔下兵器,盔甲,甘寧所獲良多。
孫權得了壽春,便在城中設宴慶功。趙舒再三辭讓不過,隻得居於首席,現在孫權占了淮南之地,與曹操正麵衝突,應該再無暇顧及荊州,心事已了,便想告辭回成都。於是舉杯道:“吳侯得占壽春,曹操必然引大軍前來。舒願回成都,請我家主公出兵漢中,使曹操首尾不得相顧。”
並肩作戰多日,孫權甚是不舍,道:“先生所言甚合孤意,隻是孤實不忍先生就此離去,可否使他人前往?”在孫權軍中幾日,趙舒與諸將相處甚歡,遠比在成都與人猜忌得好,隻是自然投在劉備帳下,又有關鳳,黃忠自然不能改投孫權,隻得道:“天下無不散之宴席。舒在吳侯軍中多日,也該回成都報信,唯恐主公見責。”孫權無奈隻得答應明日為他送行。
翌日,孫權親引眾將至城外為趙舒送行,分別之時卻也有些不舍。連日戰友之情油然而生,趙舒與眾將一一握手告別,正要上馬而去。卻聽一陣急促馬蹄聲,就見一騎探馬飛馳而來。待到近前,那軍士翻身下馬,跑到孫權身前道:“稟主公,曹操已親率大軍三十萬殺至,就以張遼為先鋒,向壽春而來。”.
眾皆失色,孫權喃喃道:“不意曹操來的如此之快,吳中兵馬尚未到齊。如之奈何?”
趙舒知道壽春吳軍不過十萬,兵力遠不及曹操,此時若再回成都,未免讓人嘲笑臨陣脫逃。於是上前說道:“既然曹操大軍前來,吳侯可速回城中準備,舒也當回城聽候調遣。”隻將後麵關鳳急得直跺腳。
回至城中,孫權升帳聚將,詢問禦敵之策。張昭獻計道:“可請趙先生修書兩封,一封送成都,請皇叔出兵漢中;一封送荊州關將軍處,請其出兵攻樊城,以分曹操兵勢。”看眾人又都轉看自己,趙舒隻得起身道:“兩家本有聯盟之誼,舒正當修書。”忙回帳中,修書兩封交付孫權。孫權得書之後,即命諸葛謹,闞澤分別持書至成都,荊州。趙舒又恐關羽不肯出兵,乃與關鳳商議,好說歹說才讓她答應與闞澤同往荊州勸說其父。
就在當日,探馬回報曹軍已經至城西十裏下寨。將軍甘寧聞報,隨即起身道:“主公,曹操新來,某願引精騎於今晚劫營,以挫其銳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