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廣平戰張遼回援(1 / 3)

楊修又被呂容這突如其來的一句言語愣住,轉而又笑道:“先生不會是想告訴吾,臧將軍稱病是與越騎將軍有關吧?”

呂容哈哈笑道:“楊大人不愧是聰明人,一點就通透。這裏有一份公文,大人不妨先拿去仔細看看。”說著又拿出一封文書遞向楊修。

楊修原本取笑之問,臧霸跟隨先帝也足有二十載,又備受重用,怎會起有異心?不想對方卻是如此回答,言下之意還有十足的證據讓自己相信。楊修滿心疑惑的接過文書,卻是一封信函,前麵稱謂是曹彰爵位官職,後麵落款卻是臧霸。楊修急忙將內容掃視一遍,竟然真是擁戴曹彰,反叛曹丕的大意。

楊修將這短短百餘字,前後看了幾遍,旁的可以作假,最後的鎮東將軍大印卻是真真切切。兩漢三國,最注重的就是印信,楊修隨曹植主持軍務甚久,這印信的真假還是能一眼分辨出來的。有了這封書信,都等於有了青徐近十萬的大軍。楊修伸手擦了擦額頭的汗珠,並不是緊張,也不是害怕,更多的是興奮欣喜,有了這樣的保障,也就可以遊說曹植出兵了。

呂容看出楊修眼光中的喜悅,心中也暗自竊喜,問道:“大人想必也能辨出真假,不知尊意如何?”

前有陳晟,後有這封書信,一個是禁軍新寵,一個是功臣宿將,怎麼都叛離曹丕,難道他就真的已經到了眾叛親離的地步?不過這不是楊修所需要考慮的問題,隻要曹植能有機會翻身,不用過著現在這種小心謹慎,戰戰兢兢的日子就行。楊修將書信遞還呂容,輕咳兩聲,穩定住自己的情緒,才道:“先生此番前來,究竟有何事交代,但說無妨。吾力之所及,定當竭力而為。”

呂容道:“在下曾聞臨菑侯得到君侯書信之時,大人曾進言臨菑侯出兵廣平,可惜侯爺不納。現在壺關雖然失守,但青徐大軍不動,臨菑侯仍可出兵廣平,截斷曹休後路,越騎將軍此刻已經親自帶兵前往,諒此小關,如何能擋兩路大軍?”

現在有了臧宣高的青徐大軍,加上二曹兵力,國中兵力已占有近半,而且曹丕並不知情,出其不意,勝算又多了兩分。此意與楊修所想,不謀而合,心中自是萬分讚成,隻是不知曹植心意如何,口中便不好表態。

呂容也知道他心中難處,道:“其實在下本要親自求見臨菑侯爺,隻恨無門路,故而唐突求見大人。大人若讚成越騎將軍之議,有煩代為引見侯爺,在下與大人一起勸說如何?”

楊修急忙點頭,道:“願從先生之意。”便掀開車簾,喊道:“回臨菑侯府。”陳晟聞言一躍上車,冷道:“大人坐好。”長鞭一揮,馬車便向前而動。楊修所乘之車駕急忙讓至道旁,一行又望臨菑侯府而來。

當夜曹植急召軍中諸將入府,次日冀州城內外軍營一改往日懶散作態,紛紛整裝待發。到第三日,曹植親起大軍三萬,一路沿巨鹿,廣宗南下,直取廣平郡。這一路之上,曹丕原無重兵把守,曹真又遠在河南,不曾有半分阻擋,便到了廣平城下。

朱晨乃曹植先鋒大將,早在曹彰起兵之際,便厲兵秣馬準備南下,無奈曹植不允,拖延至今。等到曹植下令南下,便請命為前部,一路並無戰事,倒讓他閑得手癢難耐。及至廣平城下,偏將請示是否先紮下營寨,等候曹植大軍。

朱晨耐心聽問之後,便破口大罵道:“本將軍既受先鋒之職,自然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區區一座小城,不趁對方無備之時取下,還等侯爺作什?像你這等想法,萬事都要等侯爺前來,還要我等何用?”遂不用其言,帶領軍馬徑自逼近城下。

曹植大軍一路行來,所過之處無不開門延請,一則曹植本督冀州之事務,二則曹植並未樹反旗,三則兵勢強大,誰人敢攔?廣平城卻偏偏閉門不納,朱晨如何不怒,親自上前喝罵道:“臨菑侯駕到,城下將官還不及早開門相迎,想作死麼?”如此呼喝三遍,城上並無人應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