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溪部族是趙舒收降,趙雲自然不能放過,而且東心雷臨陣不戰而退,又給了他斬殺的借口,而且對於這些少數民族,官家向來都是剿滅。趙雲如此做法,拿到朝堂之上來議論,也是無可厚非的。趙舒輕彈自己的腦門,大意了,大意了。
“大哥不能就此自怨自艾。”郭淮又道:“還要早拿主意。”
“什麼主意?”我剛問出口,隨即又明白,趙雲滅了五溪,自然要前來荊州,他的部眾損失不大,應該在萬人左右,可是一支不小的軍力。荊州城的兵馬已經分別派給關平,向寵,桓易三人,留下不過五千左右,而且不少老弱傷兵,是應該做好最好的打算。
天下事越怕什麼,就越來什麼,趙舒與郭淮還沒有時間商議應對之策,城防上的李韋便派人來稟告,東南出現大隊軍馬。趙舒和郭淮相視苦笑,一起說了句:“來的好快。”便瞞了天翼,帶著家將往城樓上而來。
登上城樓,李韋等人上前迎接,道:“將軍,末將已經緊閉個門,加強戒備。不過對方是趙雲所部,將軍如何定奪?”
趙舒看著遠處揚起的塵煙,道:“城門打開,吾與趙雲乃是一殿之臣,這般如臨大敵,算怎麼回事?”
李韋遲疑道:“城中兵馬不多,若趙雲心懷不軌,末將恐……”
郭淮在身後笑著打斷他道:“緊閉城門豈不顯得大哥心虛膽怯?打開城門,趙雲也未必敢輕進。”李韋恍然點頭,急忙傳令下去,將城門大開,這等趙雲前來。
趙雲也的確是一員良將,一萬軍馬遠道而來,並無半點雜亂。前麵騎兵隊伍整肅,落蹄不差,後麵步卒衣甲鮮明,精神抖擻。郭淮看後,也不禁低聲道:“趙雲卻是治軍之才。”趙舒點了點頭,趙雲的確是大才,怎麼卻死心塌地地跟著孔明?要是在自己手中,嘿嘿……
趙雲立馬軍前,氣勢逼人,趙舒雖然不曾親見其長板壯舉,卻聽到一人斷後,逼迫孫桓不敢追擊,這是何等的勇猛?趙舒走到城垛前,大聲喊道:“趙將軍率軍歸來,吾不曾遠迎,還望恕罪。”
趙雲催馬上前,冷然問道:“末將聞陛下聖駕在此,特來護駕。”
趙舒答道:“陛下就在城中,還請將軍入城覲見。”
趙雲冷笑道:“末將隻在此求見陛下,還請大人轉呈聖聽,請陛下移駕城樓。”
看來趙雲雖然勇猛,卻也不敢身入城內,對趙舒的忌憚多過孫桓大軍,卻也讓趙舒略感自豪。隻是讓劉備到城樓上來見他,要是當眾說一句,要起駕回成都,趙舒可就下不了台。趙舒故作為難道:“陛下染病在床,不能外出。而且自古隻有臣子覲見主上,哪有主上來見臣下之理?”
趙雲乃道:“陛下又如何染病?莫非大人也要效仿法孝直不曾?”
放肆。”李韋在一旁,早按耐不住,上前喝道:“汝無憑無據,如此誹謗國家重臣?是何居心?”
趙雲將槍一招,身後騎兵便一齊上前,進逼城下,喝道:“大人今日若不讓末將拜見陛下,末將隻好得罪了。”
“趙雲休得放肆。”趙舒還不曾回答,就見斜下殺出一彪軍馬,為首大將喝道:“陛下就在城中,汝要作反麼?”視之,正是桓易。
趙雲冷眼看著桓易,不屑道:“無名小卒,也敢如此張狂?”桓易往武陵途中,遇到天翼,知道五溪部落之事,他與天翼等人素來交好,自然深恨趙雲,聞言更是大怒,拍馬舞刀直取趙雲。趙雲見來的凶猛,也不敢大意,凝神接戰。兩人就在城下大戰起來,槍如龍,刀似虎,看得城上城下喝彩之聲不斷。
趙雲畢竟是五虎上將,後世民間傳說都是“一呂二趙三典韋”,桓易雖然也是難得的猛將,卻終不是趙雲敵手,數十回合之後,便呈敗勢。趙舒正要出言喝止,卻又聽道:“桓將軍,某來助你。”卻原來是李韋看得技癢,也下城去加入戰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