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者閉目片刻,才睜眼道:“適才小道神遊一番,見白帝上空,隱隱有帝王之氣,可暫解陛下之厄。”又道:“多行不義,必得天譴,紅光之事,陛下無須擔憂,年內必然有人代陛下伐之?”
劉備當初在荊州便是想著前往白帝城,如今又得知成都幾名重臣去世,越發不願回川。現在聽那道者之言與自己不謀而合,心中深信不已,又聽得有人代他討伐孔明,便生疑竇,莫非是趙舒興兵勤王?於是問道:“仙長可知代朕征伐之人是誰?”
道者卻搖頭道:“天機不可竟泄,陛下隻往西南方向想便是。”西南卻還有何人?劉備越發不解,還要再問,卻又聽道者言:“今日與陛下交談許多,望能助陛下重振漢室朝綱。塵世汙濁,小道不能久留,否則有礙修行,這便要告辭了。”
劉備心中尚有不少疑團,如何肯就此放過?再三挽留,那道者卻去意甚堅,不得已隻好禮送出車。剛出簾來就聽一聲大喝:“哪裏來的妖人,膽敢蠱惑聖聽?”劉備和道者都是一驚,轉眼看去,卻是趙雲。
趙雲隨劉備一路西進,卻甚不得意,放在後隊之中。方才得知劉備居然與一道者入車長談,心下疑惑,急忙從後麵趕來。趙雲卻是向來不相信神鬼之說,對於所謂修道之人也是避而遠之,如今見劉備將其邀請入車,便在車外凝神竊聽,隱隱聽得白帝二字,似乎是在勸阻劉備入川。趙雲放棄軍馬隨行,便是要與劉備一道回成都,如今有人出來阻攔,自然心中惱怒,等到兩人出來,便大聲喝罵。
劉備對趙雲此刻也無好感,此人隨自己日久,卻跟孔明走得極近,唯其命而從之。此刻趙雲如此無禮,劉備也是惱怒,沉聲道:“子龍如此無禮,是不將朕放在眼中麼?”
趙雲知道剛才確實有些莽撞,乃在馬上欠身道:“自來術士皆以讒言亂國,望陛下察之。此人身份不明,卻枉議國事,陛下不可被其蒙蔽。”
“住口。”劉備嗬斥道:“朕年紀雖長,卻耳聰目明,豈能好壞不分,忠奸不辯?此乃得到仙人,汝焉能如此不敬?還不退下。”吳懿等將也都是親眼看見那七彩光華,自然與劉備一樣心思,便上前勸戒,拉開趙雲。趙雲見左右都是禦林禁軍,而且劉備畢竟是皇帝之尊,也隻好歎息一聲,拔馬後去。
趙雲離開之後,劉備又急忙向道者賠禮。那道者坦然一笑,便又告辭。劉備本要使人相送,也被蜿蜒拒絕,那道者走出百十丈外,卻又一道七色光彩護身。劉備不由感歎,道:“真仙人也。”等那道者不見之後,劉備才坐後車內,回想道者之言,頗為欣慰,畢竟奸佞年內便滅,漢室宗廟還能傳承三百年,這都是萬千之喜。
那道者快步走遠,回頭不能看見劉備一行,才長長吐了口氣,急忙向左近一座土山而來。山上早有數十人馬等候,為首之人見他前來,急忙問道:“事請辦得怎樣?”道者笑道:“陛下已經深信不疑,到白帝之後,定然不會再往西行。”言罷又指著旁邊的幾塊放在架上的三棱水晶,道:“趙將軍命打造此物,確實厲害,弄出七色彩光,陛下如何能不相信?”
兩人正是郭淮與唐彥奉了趙舒之命,趕上劉備一行,假借神鬼之說,騙劉備進駐白帝,不回成都。郭淮聽完也看向那幾件物什,歎道:“大哥之智確實非比尋常。”又聽唐彥道:“趙雲見疑,恐怕會派騎兵四下偵探,不宜在此地久留。”郭淮點頭,喝令眾人上馬,一齊絕塵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