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首收徒趙雲走險(3 / 3)

一陣馬蹄聲響起,趙舒抬眼看著一名騎兵迎麵而來,近前稟告在前麵已經安好營寨,恭候趙舒與魏延前往。趙舒點頭示意那軍士退開,就聽身側魏延不解道:“將軍今日怎隻行這些路程?”趙舒轉頭問李豐道:“令尊書信,可送到巴東孔明手中?”

李豐畢竟年長,處事遠比蔣斌識大體,見趙舒問及,急忙恭身一禮,必恭必敬地回答道:“家父按恩師之意,早譴人送去,按日程前兩日便該到了。”趙舒點了點頭,李豐少年老成,已經蓄了些胡須,趙舒卻相貌不改,在旁人看來隻怕還大趙舒兩歲,現在卻張口閉口的“恩師”,聽著不免有些滑稽。魏延聽後更是不解,又複問道:“將軍使正方修書?不知其中內容如何?”

“隻是將成都情形如實的告訴孔明。”趙舒道:“正方與孔明相交多年,若此危難時刻不修書示警,豈不有失大義?”趙舒說到這裏,李豐急忙又行一禮,道:“多謝恩師成全家父之義。”

趙舒笑著揮了揮手,道:“不必,我總還是有些私心的。現在舉國兵馬不過十餘萬,巴東孔明麾下原就有平定黃元之亂的萬餘部屬,後來又從各郡征調新募之兵,隻怕已有三萬之數。倘若當真以武力爭奪,即便獲勝,損失也不在少數。”

魏延微微點頭,似乎有所悟,又道:“將軍雖然有心,隻怕孔明無意。將軍久不在成都,不知孔明心性,若想要他老實的交出兵權,隻怕……嘿嘿。”這事魏延不說,趙舒也明白,但若真是兵戎相見,蜀漢帝國即便不覆滅,也必是大傷元氣,劉備的一時失誤,葬送了近十萬兵馬,現在哪還能經得起折騰?隻望孔明能明白其中利害關係,不,他肯定明白。

趙舒跟著魏延也歎息了一聲,眼望眼望遠處,離巴東郡隻有兩日路程,這兩天之內,真希望孔明能再三思量一番,老老實實地將手中兵權交出來。一直不願意說話的蔣斌,忽然在身旁開口問了一句:“若是孔明能交出兵權,將軍將何以待之?殺耶,禁耶?”

趙舒轉頭看著一個小家夥,笑道:“小小年紀,怎好將殺字常掛嘴邊?”又轉開話題道:“怎麼還稱‘將軍’,以吾之名,叫聲‘恩師’辱沒你了麼?”以孔明的名望,才幹留著終究是一心腹之患,他若不肯交出兵權,肯定是殺無赦;若是交出兵權,趙舒好歹也還要留他一年半載,然後像前不久北邊傳來的消息,和曹彰一樣,不明不白地病故。

蔣斌見趙舒不回答,也不再問,將臉別到一旁,確實有幾分蔣琬的風範。趙舒將戰馬放緩下來,與他並肩而行,伸手拍著他的肩膀,輕聲道:“這些事情不是你該問的,等巴東局勢穩定,我就送你回成都,還是跟你父親卻學些治國之道,才是正途。”

蔣斌聞言轉頭看了趙舒一眼,嘴唇微微動了一下,似要說話,卻又有些顧及,終於還是將話咽了下去。趙舒淡淡笑道:“問吧,不過最好不要是剛才的問題。”蔣斌略想了一下,乃問道:“將軍讓我從父親學習‘正途’,莫非是自己也承認不是‘正途’?”

趙舒微微一怔,還不及答話,魏延便輕喝道:“小小年紀,便目無尊長,公琰平日是如何教導你的?”魏延畢竟是行伍出身,雖然已經盡量壓製聲音,卻也將蔣斌嚇了一跳。趙舒急忙揮手止住,複笑道:“令尊長於治國,我也是十分佩服的,也知道令尊受有孔明知遇之恩,所以對我所為多有微詞。但‘正’與‘邪’之間不是隨便三言兩語就能說清的,等你以後入身官場就明白了。”說罷不等蔣斌再說話,便打馬快行了幾步,正好先頭部隊紮下的營寨就在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