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紹,李豐二人現在是後主劉禪近臣,與趙舒也關係不一般,特別是李豐奮不顧身地替他擋下趙雲那一拳後,趙舒對其更是另眼相看。張紹幼時就與趙舒熟識,又是成都百官中第一個向趙舒示好之人,兩人相處也就不同尋常。而且李豐,張紹二人也都算是青年才俊,稍加時日,便可托以重任,是以趙舒對二人也確實上心。
張紹進來行禮入座,趙舒便開口問道:“子非前來,不知有何要事?”張紹恭聲答道:“特為適朝上之事而來,不知將軍對陛下立後之事是何意見?”趙舒不想對方也居然關心這個問題,而張紹常在劉禪身旁,莫非能揣測聖意?當下答道:“陛下大位已定,確實該早正中宮,也好安心國事。但是蔣大人所言亦甚為有理,先帝駕崩不久,陛下怎好就此立後?”
張紹聽趙舒口氣也似乎讚成立後之事,心中甚喜,乃道:“蔣大人言語太偏,需知天子荷國之重,豈能再為後宮分心?既然陛下能有此意,做臣子的不正該順應其心麼?”趙舒心中自然很想讓劉禪大婚,隻是禮法不合,自己也不敢公然支持,遂再問道:“子非常在陛下身邊走動,莫非是陛下心中已有皇後人選?”張紹急忙道:“正是如此,所以下官才奉陛下之命,來求見將軍。”
趙舒更是吸了口涼氣,劉禪究竟鐵了心要娶誰呢?張紹看出他的疑惑,又起身略微靠前,道:“下官也還有些私心在內,望將軍成全。”趙舒大覺意外,張紹在這事上麵能撈到什麼好處?莫非他知道皇後定是他們家?果然就聽著張紹繼續說道:“下官有一妹,美而賢,待字閨中,希望將軍能代為進言。則張氏一門永感將軍大德。”說著便伏身下拜。
這純粹是巧合嗎?該不是曆史上麵也是張紹向孔明求情,才求得張家兩名皇後的吧?趙舒急忙將他扶起,自己反正也不打算違背這些曆史上細微之事,正好做個順水人情,笑道:“既然陛下也是這般的心意,舒自然不會違逆聖意。”蜀漢朝堂之上,名義上劉禪是皇帝,實際上趙舒掌大權,不論何事,隻要此二人都答應,自然再無人能撼動改變。張紹滿是感激,又說了許多不忘將軍大恩大德的言語,才告辭出去。
趙舒看著他的背影,不僅暗笑,所有的人都巴望著權勢,張紹既向自己示好,又有劉禪娶其妹,當真是兩頭全占了。容兒從後麵走來,忽然說道:“我總覺得這人有些不懷好意。”人有私心總是沒什麼錯的,趙舒笑謂她道:“你呀,看誰都不像好人。”容兒也笑了笑,說道:“你呀,看誰都是好人。”趙舒心裏默笑道,這可未必。